活動課4《運用歷史地圖學習歷史》教學設計
1、東京曾作為XX年足球世界杯的主賽場之一 2、東漢張衡作《東京賦》表達對奢靡生活的否定 3、北宋滅亡后,有人懷念故都,寫成《東京夢華錄》一書(屏幕演示)
1、日本首都 2、河南洛陽 3、河南開封(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屏幕演示)
階段小結:
1、歷史地圖上的河流山脈和現代地圖上的大體一樣(個別也有變化),不過名稱有不少與今天不同。
2、無論是同地不同名還是同名不同地,大都出現在歷史上不同的時期,關鍵是要確定地名所在的時期。
3、歷史上的任何事件都有其發生的地點,只是有的我們今天能確定,有的還存在爭議,有的甚至已不知道了。(屏幕逐一演示)
(屏幕演示黃河下游河道主要變遷示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歷史地圖上的河流山脈與現代地圖相比個別也有變化,以歷史地理小知識的形式顯示,豐富學生的見識)
二、“舞臺”表演(屏幕演示)
活動四:
(屏幕顯示圖6:東漢末年形勢)
請在圖6的兩個戰役符號中,找出官渡和赤壁,分別填在方框里;(屏幕演示)
(在圖6的方框內點擊顯示答案)
活動五:
赤壁之戰是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請在圖7的幾種箭頭中,找出曹操進攻方向和敗退方向,再找出孫劉聯軍的進軍方向和追擊曹軍的方向,分別填在右上角的圖例上。然后請一位同學上前根據圖7向大家講述赤壁之戰的過程。(屏幕顯示活動要求和圖7:赤壁之戰形勢)
(在圖7右上角圖例空白處點擊顯示答案,然后請一位學生上臺根據圖7復述赤壁之戰的經過)
活動六:
(屏幕同時顯示圖8:張騫出使西域、圖9:世界地圖[局部]和10:中國地圖[局部])
對照圖8、圖9和圖10,回答下列問題:
1、張謇出使西域的出發點是今天的 (城市),途經今天中國的 、 和 (省份)。(在屏幕橫線上點擊顯示答案)
2、你能看出張騫出使西域的一些什么問題?
古代西域的范圍大于今中國的新疆地區,張騫出使西域,實際已經走出今天中國的邊境而到達了中亞。(屏幕演示)
三、活用“舞臺”(屏幕演示)
活動七:
《三國演義》第27回寫關羽在曹操軍中聽說劉備在河北,便千里走單騎投奔劉備,并敷衍出了“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具體路線如下:
許昌—洛陽—汜水—滎陽
請結合圖11,并根據實際生活經驗談談對這條路線的認識,從中又能得到什么啟示?(屏幕顯示活動要求和圖11:東漢末年形勢[局部])
(圖11左下角有一個按鈕,點擊可演示通常所走的路線,再點擊回到原樣,點擊右下角按鈕可演示小說中所走的路線,再點擊左下角按鈕回到原樣)
分明直線可以到達的,又何必要在河洛平原上饒個大圈子呢!(屏幕演示)
啟示:《三國演義》只是一部歷史小說,而小說與真實的歷史之間存在區別,不能完全信以為真,必須去證明其真偽。(屏幕演示)
小結:
“人類與大地是當今歷史的主題” ──湯因比(屏幕演示)
歷史是時間、空間與人的活動密切聯系著的一個概念。這個充滿純潔、光明和生命物質的世界,由于人類的創造性活動,在她的溫柔美麗之中露出的是日新月異的不同面容。(屏幕演示)
作為一名中學生,首先必須要能認識歷史地圖,理解人類世代所生存的大地,這樣才能夠運用歷史地圖來學習歷史,對生活在時空坐標中的人類進行生命關懷。(屏幕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