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復習示例
7.《高度繁榮的宋元文化》
宋元時期,是我國古代文化高度繁榮的階段。回顧隋唐文化,了解宋元文化繁榮的原因。一是起點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發展基礎上的繼續發展。二是宋元時期的政治和經濟,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宋朝結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國分裂割據長期混戰的局面,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顯著提高,城市空前繁榮,航海和對外貿易空前活躍。元朝實現了全國的統一,疆域空前遼闊,對外海陸交通空前慚l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這兩大因素的結合,使宋元文化突飛猛進,出現了許多重大科學成果,涌現出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和文學家。
“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火藥的應用” 這一目,掌握以下幾個問題:①北宋畢異發明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基礎。我國古代的雕版印刷,自隋唐出現以后,經過五代,到了宋朝,規模已相當宏大,技術也已臻于完善。閱讀課文關于五代和宋朝利用雕版印刷大規模印書的小字部分。但是,雕版印刷費工費時的缺點也充分暴露了出來。宋太祖時,官方主持在成都刻印《大藏經》,花費了XX年時間,雕版達13萬塊,就是一個典型事例’。因此,活字印刷成為雕版印刷的必然發展趨勢。
②北宋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已經利用磁石的指極性制出了“司南”。觀看課本圖畫《司南模型》,了解司南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北宋時,學會了人工造磁法以及幾種磁針的裝置法。契丹、黨項、女真等少數民族建立的遼、西夏、金等政權,中斷了宋朝與中亞各國的陸路聯系,促成了宋朝海上對外貿易的空前發展。高度發展的航海業,迫切需要一種準確可靠的導航儀器,于是指南針發明后很快就應用到了航海業上。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朱或寫成的《萍洲可談》,記載了當時的海船上裝有指南針,“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此外,還記載了大船上還設有專管指南針的領船員,稱做“火長”。不久后,人們學會把指南針固定在方位盤里,制出了更精確的羅盤針。南宋時,海船上已普遍裝有羅盤針導航。觀看課本圖畫《羅盤針》,了解羅盤針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北宋只是在沒有太陽和星辰的陰天使用指南針,到了南宋進一步發展到只用指南針來定方向。
③宋元火藥在軍事上廣泛使用。火藥的發明和開始用于軍事上在唐朝已講過。宋元時期,火藥在軍事上更得到了廣泛使用。北宋政府為了抵抗遼、西夏和金的進攻,重視火藥和火藥武器的試驗和生產。南宋時,戰爭連年不斷。南宋政府為了抵抗金和蒙古的進攻,把火藥武器的制作技術又向前推進了一步,發明了有深遠影響的管形火器。觀看課本圖畫《突火槍》,了解它的構造和使用方法。突火槍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在與宋朝作戰的過程中,金人和蒙古人也相繼學會了火器的使用和制作,元朝制出了大型的金屬管形火器“火銃”。火藥和火藥武器的廣泛使用,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進步,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重大變革。
④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古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5世紀后的千余年里,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我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而歐洲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紀,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步形成,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人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318頁),為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臺提供了物質基礎;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藥和火器的采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總之,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