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
下面我們以山海關為例來了解一點長城的知識。
[投影顯示]
[教師介紹]
萬里長城是世界奇跡。山海關是長城的起點,而山海關又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是中國名勝古跡薈萃、風光旖旎、氣候宜人的歷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勝地。
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在秦皇島市以東10多公里處,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并有多種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
山海關歷史悠久,是古代軍事要塞,早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里勞動生息了。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創建山海關,因其倚山連海,故得名山海關。
山海關是國內外著名的旅游區,山海關長城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萬里長城的東部起點老龍頭,長城與大海交匯,碧海金沙,天開海岳,氣勢磅礴,馳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關”雄關高聳,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角山長城蜿蜒,烽臺險峻,風景如畫,這里“榆關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蓮捧日”及奇妙的“棲賢佛光”,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孟姜女廟,演繹著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孟姜女尋夫的動人故事。中國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崗巖石洞——懸陽洞,奇窟異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勝收。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六大風景區,早已全部對中外游客開放,年接待中外游客300多萬人次,是中國旅游熱點城市之一。
(對本目的教學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1.課前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為6個小組。2.教師將課文內容分解為6個部分,讓學生抽簽,每個小組根據抽到的內容進行準備:①介紹故宮的營建歷史及建筑特點。②講解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③講解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④介紹天安門。⑤講解長城的修建歷史和作用。⑥介紹長城著名的旅游景點,長城旅游開發帶來什么問題,你對此有何建議?3.學生課前主動查找資料,收集圖片、門票、郵票、文字資料等等,在教師的指導下編寫解說詞,制作課件,為參與競爭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準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分配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任務,從中樹立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教師過渡]剛才我們學習的是明清的建筑,除了建筑方面的成績外,明清時期出現了總結性的科技著作。這方面的成就主要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和徐光啟的《農政全書》。
[板書]二、科技著作{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把課本上第二目的內容看一下,看完后思考:1.明朝產生科技巨著的原因有哪些?2.李時珍有哪些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3.宋應星提出了人與自然要協調發展對不對?為什么?
[學生看書]……
[教師提問]明朝產生科技巨著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回答]明朝社會生產力提高,商品經濟繁榮,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科學家,積極投入科技研究領域、實驗和總結,寫出了一批優秀的科技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