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教學示例1
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使農業生產幾乎陷于停頓。“黃河之北,則千里無煙,江淮之間,則鞠為茂草。”(《隋書•楊玄感傳》)當時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受到嚴重破壞,“萬戶則城郭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舊唐書•李密傳》)
[教師講述]由于隋煬帝的暴政,社會矛盾迅速激化,人民起義此起彼伏。隋政權搖搖欲墜。6XX年李淵奉詔為太原留守。李淵利用太原特殊的條件,積極準備起兵反隋。617年五月,李淵在太原起兵,十一月,攻克長安。之后,與民眾約法十二條。除去隋朝苛政,迎代王侑即帝位,遙尊煬帝為太上皇。李淵掌握朝廷內外一切大權,并進封唐王。次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殺隋煬帝,五月,楊侑禪位,李淵登基,改國號為唐,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長安。立李建成為太子,以李世民為尚書令,封秦王,李元吉封齊王,唐王朝正式建立,隋朝滅亡。
[投影顯示]
[教師引導]同學們,投影中的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多數皇帝一樣,他登上皇位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較大的一次政治斗爭是“玄武門之變”。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他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投影顯示]唐太宗(598~649年),名李世民,唐高祖次子。李淵攻入長安后,李世民為京兆尹,封秦國公。618年李淵稱帝以后,根據嫡長子繼承制,立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但在唐朝的建立特別是統一全國的戰爭中,李世民功勛顯赫,他并不滿足于僅僅當一個秦王,逐漸產生了奪取皇位繼承權的政治野心。當時尚為太子謀臣的魏征曾對李建成說:“秦王功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
626年(武德九年)夏,突厥數萬騎入塞侵擾,李建成向李淵推薦李元吉率諸軍北征,以免李世民掌握兵權。李元吉要求秦府驍將尉遲敬德、程知節等同行,并挑選秦王帳下精銳充實自己的軍隊,意圖將秦府驍將精兵轉移到自己手里,然后謀殺李世民。太子手下的王晊,向李世民告密,形勢危急異常,秦府僚屬皆主先發制人,李世民于是定計準備動手。
624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亂后宮,并說他無負于兄弟,而建成、元吉卻要殺害他。李淵聞之愕然,決定第二天查問。六月四日,李淵召建成、元吉入宮。宮中妃嬪向李建成透露消息,李元吉主張“勒宮府兵,托疾不朝,以觀形勢”。李建成說:“兵備已嚴,當與弟入參(朝參),自問消息。”(《資治通鑒》)于是照常入朝。其時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伏兵于玄武門內。李建成、李元吉入朝行至臨湖殿,發覺情況異常,立即回馬欲歸。李世民躍馬而出,隨后大呼,李元吉引弓射李世民,由于倉皇失措,拉弓不開,再三不達有效射程。李世民一箭射殺李建成。尉遲敬德率騎繼至,左右箭射李元吉墜馬。李世民馬入叢林,被樹枝絆住,墜馬不能起。李元吉突至,奪弓將扼李世民,尉遲敬德大喝一聲,飛馬趕來,李元吉逃跑,被敬德射殺。東宮、齊府精兵二千馳攻玄武門,激戰不得入,揚言欲攻秦府。形勢危急,尉遲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頭出示,宮府兵潰散。尉遲敬德披甲持矛入宮急請李淵“令諸軍并受秦王處分”(《資治通鑒》)。李淵的手敕宣讀后,戰斗才停下來。李建成之子五人、李元吉之子五人皆被殺。六月七日李淵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兩個月后,唐高祖李淵傳位于太子,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次年(627年)改元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