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2.辛棄疾發揚豪放派風格
3.杰出的女詞人李清照
教師提問:為什么每位詞人抒發的感情又不同呢?
元曲:關漢卿和《竇娥冤》 學生采用分組活動形式,將全班分成三個組,分別代表蘇軾,辛棄疾,李清照詞的鑒賞者,由學生介紹其代表作品。
分析文學、藝術的發展是以經濟和政治為基礎的
豪放派與婉約派的不同
意圖:將教材主干知識和學生課外收集的相關知識由學生通過自己的敘說傳遞給全班同學。有利于突破重點。
依據:有學生自主的收集資料,讓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個體努力與群體合作獲取的,有更深刻的經歷體驗。
意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表演能力。選擇典型事例來突破重點。
依據: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力,讓學生自我提高能力。
三、藝術: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
——藝術殿堂的欣賞。
教師及時用多媒體播放出事先準備的《清明上河圖》視頻,讓學生做導游。
教師提問:現在我們穿越時空,來到了北宋的都城汴京,如果你就是一個小導游,你將怎么給游客介紹繁華的汴京景象。
張擇端之所以能夠創作出傳世的精品,除了他畫技高超,善于觀察之外,還有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東京城那樣繁榮的景象,張擇端能創作出這樣真實、精美的作品嗎?
(多媒體展示趙孟頫的幾幅作品) 學生充分參與。畫面從右端開始,依次展現了東京城郊、汴河河道和熱鬧繁華的街道、店鋪、酒樓,中段以“虹橋”為中心,氣氛熱烈達到高潮。全畫渾然一體,宛如一首宏偉而又和諧的交響樂。
宋代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兩宋繪畫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而繪畫這樣的文藝作品又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 意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注意力,發揮多信息源的優勢;同時通過問題深化主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依據:讓學生學會如何去賞析作品,了解作品反映出的歷史深層次的內涵。
宋朝書法
教師一邊繼續播放《宋四家》的書法作品。
學生鑒別和欣賞,學生相互交流,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 意圖:在活動中讓歷史與現實交融,讓思維與情感在無形中深入,激發對于書法藝術的熱愛。
[布置作業] 總結拓展與升華——表格梳理 從史學,文學,藝術三個方面,來填寫表格? 思考回答問題,完成表格。 意圖:通過課內作業的延伸,復習提高。
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知識形成結構體系更容易理解與記憶,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知識教學目標的掌握與鞏固
四、板書設計(多媒體展示)
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板書)
一、史學:司馬光和《資治通鑒》(板書)
二、文學:宋詞和元曲
1、兩宋著名詞人: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2、元曲:關漢卿和《竇娥冤》
三、藝術:風格多樣的繪畫和書法
1、繪畫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2、宋朝書法——“宋四家”
五、設計說明與評價
本節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渠道,而讓學生學會欣賞歷史上出現的文學作品,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合作和探究等多種方法與途經,實現歷史學習三維目標,從歷史的角度來賞析中國古代的文化。我的教學設計正是基于此基本理念之上設計的。另外,本課設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巧妙把多媒體技術與教學內容融合起來,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實現課堂與課外的完美結合,真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