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復習
公元前60年,西漢設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管轄。
9、絲綢之路(參照p83圖)
長安--河西走廊—敦煌—分南北兩支(北:玉門關—蔥嶺---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南:陽關----鄯善—于闐—蔥嶺--大宛-大月氏-安息---大秦
絲綢之路作用:傳播了中國文化,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10、造紙術p87
世界上最早的紙出現在西漢。東漢時,蔡倫改進造紙術(樹皮、破布、麻頭、舊魚網),成為“蔡侯紙”。造紙術的發明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
11、江南開發的原因:①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
(p111) ②北方戰亂,而南方戰爭相對較少,社會秩序安定。
③北方人南遷,帶去大量勞動力和先進生產技術。
江南開發的影響:江南經濟迅速發展,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開墾
12、北魏孝文帝改革(p115,鮮卑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①把都城由平城遷到洛陽(遷都)
②朝廷中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
③官員及家屬穿漢服。
④改漢姓,皇族由拓跋改為元。
⑤鼓勵鮮卑族與漢族貴族聯姻。
⑥采用漢族官制、律令。
⑦學習漢族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意義:鮮卑族逐漸漢化,北魏政權得到鞏固,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13、東晉王羲之(“書圣”)的《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洛神賦圖》(參照p124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