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認識學校
(提問)教育是什么時候出現的?是不是一有人,就有教育?
——是的。教育與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
(提問)最初的教育活動有哪些內容?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在原始社會,在茫茫草原上,在深山老林里,在遠古山洞里,人類是如何進行教育的?
(生答)略。
——與生產、生活有關的知識、技能。如:原始人打獵的本領、制造工具的技巧、使用火的本領等等。
(提問)那么,學校是什么時候出現的?是不是一有人,就有學校的?
——不是。
(陳述)到了原始社會后期,出現了專門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特殊場所,即為學校的出現。
(提問)那么,在古代的學校教育中,學生學習哪些知識呢?和原始社會一樣,還是和同學們今天學習的內容一樣?如果不一樣,那他們又學習哪些東西呢?
——“六藝”
(學生活動)看圖片。
禮——禮儀
樂——音樂、舞蹈
射——射箭
御——駕馬車
書——閱讀、習字
數——算術
(學生討論)比較“六藝”和“七藝”的異同點。
(生答)略。
(看圖片)請同學們看p32頁的圖片,第一幅的學校稱為什么?第二幅的學校稱為什么?
(1) 私塾
(2) 書院
(陳述)學生在私塾或書院里學習,那么,他們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呢?
(讀與思)看材料“勸學詩”,回答問題:
(1) 這首詩反映了古人什么樣的求學目的?
(生答)略。
(提問)古代是如何進行選拔人才的?
——介紹“科舉制”
(簡介)時間:1300多年 隋唐——清(19xx年)
經過:縣試
院試 鄉試 會試 殿試
府試 秀才 舉人 貢士 進士
(提問)你們知道古人考中之后的第一件重要大事是什么嗎?
——拜孔子像
(提問)為什么呢?
(人物簡介)孔子——我國偉大的教育家。提出了很多正確的教學方法。聯系《論語》的有關文章和一些重要的名句。此外,他對我國教育的發展影響很大。他提出了著名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直接影響我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學生活動)收集孔子關于學習的名句。
(2) 你的學習目的是什么?
(學生討論活動)略。
(陳述)歷史發展到了近代,我國的學校教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請大家看書上的圖片,這是什么時候?
——民國
(陳述)近代中國,清政府迫于形勢,改革教育體制,西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到了新中國以后,我國于建立起了普通民眾及其子女普遍受教育的體制。改革開放以來,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學科門類基本齊全的教育體系。而且,教育的民主化已成為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我國教育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