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遷移應用(課后作業)
要求學生結合本課內容,自擬題目,談感受、體會、收獲和啟示,并放入個人檔案袋中。 〖教案點評〗 教師能根據本課的特點,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出發,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課前的準備工作,培養搜集、整理歷史資料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師改變了傳統的一言堂權威角色,重視學生的參與,課堂活動豐富多彩,通過講故事、游戲、自編自演課本劇、設置討論題等,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培養學生豐富的歷史想像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較好地把握了《標準》的三維教學目標,并將其融為一體,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指導教師:劉蘊蓮(大蓮市西崗區教師進修學校)
附錄一 象棋的來歷
象是舜的繼母所生,從小嬌生慣養,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舜繼帝位以后,繼母托夢想叫舜給象一官半職。舜見弟不成才,又很浪蕩,以國事為重拒絕了繼母之夢求。
有一次,象上山去,遇見山洞里兩位老人聚精會神地弈棋,你來我往,緊張異常。象在旁邊站了好長時間,老人也未曾覺察。象看了半天也莫名其妙,只見棋盤上畫著將呀兵呀,還有車馬炮等,像是打仗的戰棋。象頗感興趣,就天天看弈棋。原來這兩位老人,都是退隱下來的武將,他們把兵法融化在棋藝之中,有攻有守,有進有退。象看了好多天,有個老人看他像個浪蕩之子,就對他說:“小后生,你還年輕,應當學點為人做事的本事呀!你愿種田,還是愿意學手藝?”象說:“我什么也不懂,只想學玩的本領。老伯伯,你們這種游戲叫什么名堂,可否指點?”老人回答:“這種游戲叫弈棋,如果你愿意下功夫,可以天天來,邊看邊學。”從此,象刻苦學習,很快就弄懂了弈棋的門道。后來象把棋藝中的用兵之道講給舜聽,舜聽后如獲至寶,高興之至,閑暇時就與象弟弈棋,可是總勝不了他。舜看到象弟掌握了用兵之道,就封他做了掌握全國軍權的大官。后來這種棋藝流傳到民間,一代一代傳到現在,并逐步加以改進。 由于最初是象推廣開來的,后人為了紀念他,就把這種棋稱為“象棋”。
附錄二 課本劇一
堯禪讓給舜
旁白:堯年老時自覺年邁體衰,不宜再承擔繁重的政務,便召集各部落首領開會,討論接班人的問題。
堯:我在位已經幾十年了,你們誰能順應天命取代我呢?
首領們:我們德行鄙陋,不配即位。在民間有一個貧窮的人名字叫舜,他的父親心術不正,繼母言而無信,弟弟傲慢無禮,而舜卻能以愛心和耐性感化他的父母兄弟,與之和睦相處。以舜的孝德厚美,治理天下不至于昏庸邪惡吧?
堯:好吧!讓我考驗考驗他!現在我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從修身、齊家方面,來觀察他有沒有治國、平天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