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鄭成功收復臺灣》
活動的形式是:文藝演出。
2、活動步驟:
教師活動:公布活動人員分工。
學生活動:文藝演出。
3、活動開始,以下活動完全由學生自己進行,教師當觀眾。
活動1:主持人上臺,宣布評委組就座,演員準備。
活動2:詩歌朗頌:《臺灣-----祖國可愛的寶島》
活動3:相聲表演:中國臺灣寶島資源知多少。
活動4:《民族英雄鄭成功》。
第一幕:荷蘭侵臺——荷蘭殖民者入侵中國臺灣的情況以及在中國臺灣的殖民活動。
主要人物:鄭成功以及官兵4——6人,荷蘭殖民者4——6人。
內容梗概:1624年,一群荷蘭殖民者乘船來到我國臺灣島海岸,企圖登陸,被當地居民阻止。他們捧著白銀,乞求說:“船漏了,請租給我們一張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腳,船一修好,我們就走。”善良的居民答應了。荷蘭殖民者用剪刀把一張牛皮裁成許多細條,連接起來,圈了一大片土地。就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修筑城堡,架設大炮。從此,荷蘭殖民者逐漸占領了中國臺灣。從此荷蘭殖民者強占我國臺灣38年之久。 他們對中國臺灣人民實行了殘酷的殖民統治。 在經濟上,荷蘭殖民者不但以中國臺灣為基地,排斥西班牙、葡萄牙兩國競爭,獨占對華貿易,而且將占領區的土地全部據為己有,稱為“王田”,強迫當地農民耕種,并交納繁重的地租。高山族人民每年還要向荷蘭殖民者交納幾萬張鹿皮。荷蘭殖民者對中國臺灣人民征收繁重的苛捐雜稅,如人頭稅等。
在政治上,荷蘭殖民者侵占中國臺灣以后,首先組織了殖民統治機構――“評議會”
在軍事上,他們在臺駐扎軍隊,建立軍事據點。明天啟5年(1625)在(今臺南市安平鎮)修筑起第一座城堡―中國臺灣城,荷蘭人稱之為熱蘭遮城,其后又在北線尾建筑了熱蘭遮城堡,為了在精神上奴役中國臺灣人民,荷蘭侵略者還派遣大批傳教士進入中國臺灣,建立教堂,強迫中國臺灣人民做禮拜、學荷蘭文,進行奴化教育。這些傳教士和荷蘭官吏一樣作威作福,任意欺壓人民。
第二幕:收復中國臺灣——鄭成功橫渡海峽、攻占赤嵌城、荷蘭殖民者投降的情景。主要人物:鄭成功及戰友6人,荷軍頭目揆一及隨從6人,在荷蘭軍隊當翻譯的何廷斌。
故事梗概:鄭軍在圍攻中國臺灣時,荷軍頭目揆一派使者來見鄭成功,說“我們愿意年年進貢,你們鄭軍退出中國臺灣吧”。而鄭成功嚴詞拒絕,“中國臺灣一向屬于中國,我們收回這些地方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你們繼續霸占,賴著不走,我們就堅決進攻,把你們趕出去。”揆一不聽警告,龜縮在中國臺灣城里頑抗,鄭成功義正詞嚴地讀出致荷軍頭目揆一的招降書“中國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距,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1662年,鄭成功指揮軍隊大獲全勝,荷蘭侵略軍走投無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荷軍頭目揆一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字。中國臺灣回到祖國懷抱,中國代表及軍民熱烈歡呼,荷軍灰溜溜地離去。
第三幕:開發寶島——鄭成功收復臺灣后,加強與大陸聯系,開發寶島的情景。
主要人物:鄭成功、鄭經、鄭克
內容梗概:鄭成功、鄭經、鄭克三代的統治和經營情況。例如鄭氏政權在中國臺灣建立起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鄭氏政權大力提倡開墾土地;鄭成功注意興修水利,保護山林等方面的情景。
第四幕,心系祖國——鄭成功積勞成疾,病逝前遙望祖國,心系祖國的感人情景。
主要人物:鄭成功及其子女、隨從若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