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知識巧記憶
戰國前期秦不強,魏軍侵略過黃河。
孝公決心改內政,發榜求賢心若渴。
衛國商鞅得消息,不遠千里來秦國。
三五六年公元前,商鞅變法果而堅。
改革土地國有制,承認私人所有權。
重農抑商促農耕,獎勵軍功士爭先。
遷都咸陽推縣制,嚴明法令興坐連。
商鞅變法共五條,條條治國是高招。
土地私有民爭種,重農抑商生產好。
獎勵軍功兵士勇,推行縣制國堅牢。
嚴明法令社會定,秦國從此地位高。
商鞅變法最徹底,六國變法都中止。
秦國強大六國弱,強弱變化從此起。
軍隊力量大提高,經濟發展民眾喜。
都江堰,鄭國渠,天府糧倉又奠基。
9
二三零年公元前,秦國統一開戰端。
經過十年征戰后,消滅六國舊政權。
二二一年成大業,咸陽為都海為邊。
分裂割據結束了,一統天下史無前。
秦國變為秦王朝,一統天下人自豪。
稱王不再顯威嚴,弄個皇帝做一遭。
嬴政號稱始皇帝,子孫繼承永相保。
二世三世千萬世,雄心勃勃比天高。
始皇地位高無上,絕對權力不相讓。
國家大事他決定,中央行政設丞相。
設個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察訪。
全面推行郡縣制,中央集權國力強。
統一貨幣度量衡,賦稅征收貿易通。
半兩銅錢通全國,外面圓形內方孔。
長度容量和重量,標準統一全國用。
從此經濟大一統,農業發展商業興。
以前各國有文字,同字寫法有差異。
始皇下令書同文,全國都用小篆體。
后來隸書漸流行,書寫方便又好記。
統一文字功勞大,文化發展又奠基。
10
公元前,二一三,始皇下令焚書簡。
第二年,又坑儒,從此儒生罵翻天。
得罪農民最愚蠢,賦稅沉重征役繁。
刑罰嚴酷割斬監,殘暴統治逼民反。
焚書事,因李斯,始皇下令他建議。
坑儒事,怨方士,欺騙始皇尋不死,
賦稅征發刑罰重,純是始皇性情使。
專橫暴戾自取亡,眾多原因數第一。
公元前,二零九,陳勝吳廣兩攜手。
發動起義大澤鄉,九百農民同聲吼。
反與不反都是死,不如反抗稱王侯。
農民起義第一次,記入史冊永傳留。
起義軍,占陳縣,陳勝為王建政權。
派兵攻入函谷關,戰斗失敗損失慘。
吳廣滎陽又戰死,部隊派出各分散。
秦軍乘機攻陳縣,陳勝犧牲在路間。
陳勝吳廣犧牲后,其他義軍仍戰斗。
劉邦項羽兩支兵,逐漸強大成氣候。
項羽率軍過漳河,下令破釜又沉舟。
殲滅秦朝主力軍,巨鹿決戰青史留。
公元前,二零七,劉邦率軍指向西。
順利攻入函谷關,進逼咸陽如卷席。
秦王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已定局。
二世而亡教訓多,后代君主多記取。
11
公元前,二零二,劉邦建漢稱皇帝。
阿三成了漢高祖,建都長安定威儀。
恢復發展幾十年,武帝劉徹又繼立。
漢朝進入鼎盛期,影響后世無窮計。
武帝求賢下詔書,薦出學者董仲舒。
上書武帝提建議,“罷黜百家”“尊儒術”。
從此儒學獲尊位,典籍成了圣賢書。
武帝長安辦太學,國立大學從此出。
武帝頒布《推恩令》,諸侯王國再分封。
強大化小小化微,小微再化無影蹤。
難同中央再對抗,叛亂之心不再萌。
王國威脅終解決,從此真正大一統。
采取措施理財政,規定貨幣國家統。
鑄造發行朝廷出,鹽鐵也由國經營。
國家控制經濟好,國力雄厚財力豐。
武帝才能顯身手,創造輝煌文武功。
武帝牢牢控軍權,擴建軍隊用才干,
實力強大才略雄,指揮軍隊四方戰。
打敗匈奴設四郡,又設郡縣管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