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體的物質和能量來源于食物
課時建議:本節教學安排1課時。安排策略如下表
方案1 方案2
1、從教材的表格中選取搭配三餐食譜。
2、討論并記錄:選擇食物及搭配的理由。
3、閱讀分析:信息庫“常見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和能量”,嘗試將選擇的食物進行分類。
4、根據教材安排的實驗材料,鑒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
5、閱讀信息庫中“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歸納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 1、游戲:制作多媒體課件運用拖動的方法或者制作寫著食物名稱或畫著食物形象的圖片彩色卡片讓學生來選取搭配三餐的食物。并記錄下各自的食譜。
2、討論并記錄:選擇食物及搭配的理由。
3、根據選擇的食物,分組選擇不同的食物,實驗鑒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并根據實驗現象,嘗試將選擇的食物進行分類。
4、教師給學生提供其它鑒定食物營養成分的方法,指導學生進一步探究食物中的其它營養成分。
5、根據3、4的實驗結果,歸納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
三、活動指導:
“選購三餐食物”:
教師可以運用本章的導語,或生活中的俗語,如“人是鐵,飯是鋼”,從人的生長發育、生命活動入手,提出問題:我們從食物中得到了什么?也可以聯系第一單元中生態系統的知識提出問題:作為消費者的人,通過攝取食物,從環境中獲取了什么?教師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體驗,如展示人的生長、運動、進食的圖片、動畫等直觀材料來引導學生進入問題情境。
關于“三餐食物的選購”:可以從教材的表格中選取搭配三餐食譜,也可以制作多媒體課件運用拖動的方法或者制作寫著食物名稱或畫著食物形象的圖片彩色卡片讓學生來選取搭配三餐的食物,并討論并記錄:選擇食物及搭配的理由。
“鑒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教材選取了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物:饅頭、雞蛋、花生作為“鑒定食物的主要成分”的實驗材料,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或當地的飲食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食物作為實驗材料,如米飯、雞肉、奶油、青菜等。因七年級學生不具備三種有機物的有關物理化學特點的知識,比如淀粉遇碘液變藍、蛋白質遇高溫凝固等知識,教師應在實驗前指導學生閱讀“提示”欄目和“信息庫”中的有關內容,幫助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作出判斷。
食物中除了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外,還含有水分、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其它的易于操作的鑒定食物中營養成分的方法,指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來探究食物的各種營養成分。
4.食物中維生素c的鑒定
藍色的2,6-二氯酚靛酚鑒定液遇維生素c會變成無色。
取一個水果,壓取少量汁液。吸一滴藍色的2,6-二氯酚靛酚鑒定液,滴在一塊白色的瓷板上。再用另一支干凈滴管吸取果汁,并慢慢地滴加到上述鑒定液上,同時用一根解剖針攪拌混合液,直到藍色鑒定液變成無色。可以用這種方法通過對比藍色變成無色的時間來比較兩種不同水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