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上冊第二單元基礎知識點歸納
一、 顯微鏡的結構:課本p36
▲顯微鏡的使用 p37-38 要掌握
二、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觀察時,為什么在下降鏡筒時眼睛要注視物鏡?
避免物鏡與玻片標本相撞,防止玻片標本損壞和劃壞物鏡鏡頭。
2.在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4.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視野中央,應該是物像往哪偏,標本就應該往哪移。
三、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以下
3種:切片、涂片、裝片。
四、臨時裝片制作過程:
“擦”、“滴”、“取”、“展”、“蓋”、“染”、“吸”
注意: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什么要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
鹽水而不滴清水?
避免細胞吸水膨脹。
2.顯微鏡視野中出現了一個污點,怎樣判斷這個污點是在物鏡上、目鏡上
還是在玻片標本上?
先轉動目鏡,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目鏡上,如果污點不跟著轉動,
再移動玻片標本上,如果污點跟著轉動,該污點在玻片標本上,如果轉動目
鏡和玻片標本污點都不跟著轉動,則污點在物鏡上。
五、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區別:
相同點
不同點
植物細胞
都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都有線粒體。
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多了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動物細胞
六、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中的物質分為:有機物: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
無機物:水、無機鹽、氧等。
2、一般細胞中的帶酸味和帶甜味的物質存在于細胞液泡中的細胞液中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4、在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把 光能轉換為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線粒體通過呼吸作用把貯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供動物、植物生活
所需。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和線粒體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細胞內的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