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上冊第四、五單元考點歸納
1、生物分類的單位及特點界、門、綱、目、科、屬、種
2、保護物種多樣性的意義
某些物種的消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甚至是整個生態系統破壞。
3、觀察動物的順序
先整體后局部,先觀察動物的體形、體色,再逐步觀察動物身體的各個部分。
對各個部分的觀察一般由前向后進行。
觀察完各個部分后還要再由局部回到整體
4、昆蟲口器及代表種類的名稱
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
蠶、蝗蟲 蝶類、蛾類 蜜蜂 蚊子 蒼蠅
5、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
腔腸類:生活在水里,身體呈輻射對稱,體壁由兩個胚層構成,有口無肛門
扁形類:身體背腹扁平,左右對稱,有三個胚層。
6、線形動物和環節動物的主要特征:
線形類:身體細長,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體表有角質層
環節類: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多數生有剛毛。
7、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
身體柔軟,有外套膜,身體外面有貝殼(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內殼)
8、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及魚類的主要特征
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
體形呈梭形,可減少水的阻力。體色背部深,腹部淺為保護色。體表有鱗片分泌粘液能減少水的阻力和逃避敵害。呼吸用腮呼吸。運動用鰭游泳
魚類的主要特征:
①終生生活在水中②身體表面大多覆蓋著鱗片③用腮呼吸④用鰭游泳⑤體內有脊柱
9、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概念(了解)
凡是體內有脊柱的動物叫做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柱的叫做無脊椎動物
10、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及鳥類的主要特征
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
①體形為流線型,可減少飛行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飛行 ③前肢變成翼,適于扇動空氣 ④龍骨突發達適于附著發達的胸肌⑤胸肌發達,給飛行提供動力 ⑥骨骼中空,可減輕體重
鳥類的主要特征:
①體表被覆羽毛②前肢變成翼③長骨中空,內有空氣④有喙無齒⑤體溫恒定⑥卵生
1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①身體被毛②用肺呼吸③體溫恒定④體腔內膈⑤胎生、哺乳
12、膈肌的功能
將體腔分為胸腔和腹腔。膈的收縮舒張,可以使胸腔擴大和縮小,因此能夠幫助完成呼吸作用
13、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
身體有許多節構成,并且分布;身體的表面包著一層堅韌的外骨骼;足、觸角等分節
14、昆蟲的主要特征
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觸角一對,復眼一對,口器一個;胸部有分節的足三對、翅兩對。
15、蝗蟲的發育過程及治理方法
蝗蟲的發育過程:卵→若蟲→成蟲
治理方法:科學的改造蝗蟲滋生的各種灘地;注意保護好蝗蟲的天敵;不斷研制出治蝗新藥。
16、什么是寄生、寄主、寄生蟲
寄生:一種生物生活于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并從后者攝取營養以維持生活的現象。
寄生蟲:營寄生生活的動物叫做寄生蟲。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稱“寄主”。
17、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
蛔蟲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
①三片唇適于吸附在人體小腸壁上②體表有角質層,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蝕。③消化管結構簡單,適于吸食半消化食物④感覺運動器官已退化⑤生殖器官發達
蛔蟲預防: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寄生蟲卵的傳播,減少人體感染寄生蟲病的機會,預防寄生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