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上冊期末總復習資料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生物學是研究各種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生物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物的特征:1、應激性 2、生長3、繁殖4、新陳代謝
▲生物我家族包含:植物、動物、真菌、病毒等。▲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溫度、空氣、土壤、濕度等 。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
1、生態因素包括__和__。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 、__ 、__等多種因素,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它包括___和___的相互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5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
第二章 探索生命
▲ 林奈(瑞典)-分類學之父、 達爾文(英國)-生物進化論(物種起源)、 哈維英國)-血液循環、
沃森(美國)和克里克(英國)-dna分子雙螺旋結構。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觀察、調查、分類、實驗等方法。主要方法是觀察和實驗。
▲探究的過程: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 p27(仔細看過程)
第三章 細胞
▲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顯微鏡的使用 p32-33 的圖要掌握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觀察植物細胞:實驗過程p37-39 ▲切片、涂片、裝片的區別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細胞壁:支持、保護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細胞質里有液泡,液泡內的液泡內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液泡:細胞液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34要牢記.
▲動物細胞的結構: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