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種子植物
第三部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學生將課下收集的蘋果、桃、梨等果實切開,觀察其種子的著生位置。再觀察松的種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師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點是“子”,不同點是“裸”、“被”為啟發點的點撥下思考、討論,顧名思義得出答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二者相同點是都能產生種子,不同點是裸子植物的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種子不裸露,外有果皮包被。
學生觀察常見的裸子植物、被于植物的cai課件,認識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學生觀察“當地幾種被子植物的種子的傳播方式和途徑”的cai課件,小組就老師出示的討論提綱展開討論。
討論提綱如下:
1.在種子發育過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
2.在種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
3.種子的傳播與環境相適應,主要分借風力傳播、借動物傳播、借水力傳播三種,請同學聯系實際舉例說明。
在各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后老師概括完善:在種子發育過程中,果皮包在種子外面,起保護作用;在種子成熟后,果皮則有助于種子的廣泛傳播,從而擴大了后代生活的范圍,促進了該物種的繁榮。舉例說明(略),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適應陸地生活,分布更廣、種類更多。
第四部分:課堂小結
教師用親切的語言通過層層設問與同學進行交流:
1.你知道種子植物與生物圈中其他三類植物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嗎?
2.你能說出種子的主要結構嗎?
3.你能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嗎?
4.你能識別常見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嗎?
5.你認同了“種子的傳播是與其周圍生存環境相適應的”這一觀點了嗎?在溫馨的氛圍中,讓學生提綱挈領,理清思路,培養他們的歸納能力。
第五部分:達標檢測
通過填空題、選擇題,填表題等練習,讓每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師適時進行鼓勵性評價,既達到了鞏固新知的目的,又使每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第六部分:課后實踐
課后認識校園里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體驗綠色植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