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探索生命的器具(二)
2-1 探索生命的器具(二)
教學目標
1、嘗試制作臨時玻片標本。
2、 使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
3、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嘗試制作臨時玻片制作。
教學難點
防止玻片出現(xiàn)氣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復習顯微鏡的的構(gòu)造和使用方法,讓學生完成以下操作
(1) 指出目鏡、物鏡、 反光鏡、粗、細準焦螺旋。
(2) 對光。
(3) 觀察e片。
2 、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演示操作過程,并對各部進行歸納。
a、用潔凈的紗布把載波片,蓋玻片擦拭干凈――――凈。
b、 用滴管在載波片的中央滴一滴。
c、用鑷子撕取葉的小表皮――――取。
d 、把材料浸入水底中―――浸。
e 、展平材料――展。
f、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波片上的水滴,然后輕輕蓋在生物材料上―――蓋。
g、 把一滴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cè),用吸水紙從一側(cè)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染。
(2) 學生按照實驗步驟練習,教師巡視學生的情況,并及時糾正及解決。
a 、取材厚而透明,光線無法透過,視野里是一片漆黑,無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
b、蓋蓋玻片時產(chǎn)生氣泡。
c、若視野中出現(xiàn)污點,幫助學生判斷污點的位置。
(3)實驗完畢,整理實驗臺
二、課堂小結(jié)
學生回顧本實驗的主要內(nèi)容。
三、達標測試題
一、填空題
在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看到視野中有一個污點。當用手推動裝片時,視野中的污點也隨著移動,這時污點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如果視野中的污點不隨著移動,則污點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若此時轉(zhuǎn)動目鏡,污點不動,則污點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
二、選擇題
1.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的材料必須是 ( )
a.新鮮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