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下冊《人體免疫》教案北師大版
5.2非特異性免疫(15min)
采用“科學探究模式”,具體步驟:準備——初探——交流——總結。課前老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結合教材,進行討論,得出問題答案,每當一個小組說完后,教師都會提問:“還有無其他小組有其他答案?”讓學生各抒己見,再向全班同學交流,得出正確結論。
1、探究一:看看下圖,結合課本p112第一段話,思考以下問題:
(1)人體完整的皮膚為什么有保護和屏障的作用?為什么擦破了的皮膚又會發炎呢?
(2)我們在呼吸時難免會吸進細菌或塵埃,為什么大部分吸進的細菌或塵埃不能對人體構成傷害呢?
(3)總結(1)(2)問題的答案說說人體第一道防線有什么?
學生活動一:4個同學為一個小組,結合圖片與課本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然后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1)完整的皮膚組織細胞相連在一起,使細胞無法逾越。細菌侵入擦破了的皮膚導致感染(2)呼吸道粘膜上有纖毛,有清掃異物的作用。(3)人體第一道防線包括皮膚和粘膜
2、探究二:看看下圖,結合課本p112第二段話,思考以下問題:
(1)感染后的皮膚為什么會出現紅腫現象,有時還會化膿,為什么有時自己會痊愈?
(2)人體的口腔有很多細菌,口腔上皮受傷后很快愈合,人體的唾液是否有殺菌作用?
(3)總結(1)(2)問題答案說說人體第二道防線包括了什么?
學生活動二:4個同學為一個小組,結合圖片與課本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然后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1)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能殺死細菌,消除炎癥。(2)唾液有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3)人體第二道防線包括了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教師總結:總結這兩道防線在人體中的作用特:人人天生就有的,對多數病菌起作用的,而不是病原體侵染后才產生的,它的作用沒有特異性。包括了皮膚和粘膜的屏障作用、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唾液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這就是非特異性免疫。
設計意圖:將特異性免疫的抽象過程轉變為直觀的形象生動的圖片,學生在直觀地觀察到非特異性免疫的作用特點,以及通過學生自我觀察,結合課本,自學和與同學交流,討論結果的主動學習方法,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掌握了自我探索、自我學習和共同合作的能力。
5.3特異性免疫(15min)
∮5.31
教師以情境導入到方式進入特異性免疫的教學。
教師:小時候大人跟我們說,不要和得了腮腺炎或得了水痘的人玩,但是,如果得了一次以后就再也不會得了。那時,我就天天盼著自己得腮腺炎,因為得了以后就再也不會得了。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有免疫力了。
學生:抵抗力增強
學生:……
教師:人體除了非特異性免疫外,還有更重要的特異性免疫。
教師:患過水痘的人體內能產生一種特殊的蛋白—抗體,這種抗體具有抵抗水痘病毒的能力,使人不再患水痘。而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叫做抗原。
∮5.32
老師先播放感染水痘病毒的動畫,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然后,教師再展示感染水痘病毒示意圖,并分步詳細解說產生抗體的過程。
促進 結合 病原體(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