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廢物的排出(精選2篇)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篇1
第1課時(總第五課時)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課題: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
教學目標 1.了解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理解排泄的概念,掌握腎臟的結構與尿液的形成過程。
2.通過觀察腎臟的內部結構(實物),通過觀察泌尿系統模式圖、腎臟結構示意圖、尿的形成示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1.本章的重點是排泄的概念,腎臟的結構和尿液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在分解時回產生許多的廢物,它們在人體內積聚多了,對人體有害,必須及時排出體外。人體是怎樣將這些廢物排出體外呢?教師:人體排出廢物的途徑有多種,但以尿液為主要形式。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尿是如何形成和排出的?
大家想一下,在不出汗的情況下,喝水多時,尿量有什么變化?喝水少時,尿量又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為什么人體每天必須排出一定量的尿液?排尿對人體有什么意義?為什么醫生可以通過化驗尿液的各種成分的變化,來診斷疾病呢?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必須了解泌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這就是本章要學習的課題——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
二、新課講解
1、排泄的概念
人體將體內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叫排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排便這一說法,那么排泄與排便有什么不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對比:二者的排出物分別是什么?分別在身體的什么部位產生的?排出的途徑各是什么?排泄的主要途徑是什么?
2.觀察泌尿系統的掛圖,認識泌尿系統的組成,了解各個器官的主要功能。
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說一說泌尿系統的組成,說一說泌尿系統的器官的主要功能,并能知道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
3.通過觀察活動,認識腎臟的內部結構:
活動(1),若學校條件允許,最好能有教師的【演示實驗】觀察腎臟的內部結構通過觀察與小組討論,腎的皮質與髓質、腎盂。(若教師進行演示實驗,由于標本小,要配合掛圖或投影片講解,腎臟實物要放在解剖盤中讓學生傳看。)
活動(2)可以通過看掛圖、看投影片等認識腎小體。通過觀察并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自己歸納腎單位的結構。(由學生小結腎臟的結構。)
4、尿液的形成
。1)學生:觀察活動,閱讀課文。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毛細血管的分布位置,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思考一下毛細血管的作用。(學生:總結得出,兩處有毛細血管分布。一處是腎小球,它是由入球小動脈分出的許多毛細血管相互纏繞而成的血管球;另一處是腎小管周圍纏繞著大量的毛細血管。)
教師:同學們想一想,由腎動脈流入腎臟的血液,在流經一個腎單位的過程中,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2)我們來分析一下課本23頁的數據資料。
教師:指導學生掌握分析資料的方法。
學生甲:通過對尿液和血漿的成分比較,我發現尿液中沒有蛋白質和葡萄糖,而無機鹽、尿素的含量明顯增加,水分稍有增加,所以,我認為排尿主要是排出無機鹽和尿素,還有多余的水。
教師:如果尿液中沒有水,請你判斷一下無機鹽和尿素能否排出體外?
學生甲:不能,無機鹽和尿素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排出體外。
學生乙:比較血漿和原尿(腎小囊中液體)成分的變化,發現腎小囊中液體的葡萄糖、無機鹽、尿素和血漿中完全相同,水略有增加,而蛋白質只有極少量。這說明腎小球和腎小囊壁可以透過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質,而大分子的蛋白質一般很少透過。
學生丙:腎小囊中出現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沒有,這說明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葡萄糖被腎小管重新吸收了。
。3)我們已經知道腎臟是形成尿的場所,又知道腎臟是有100多萬個腎單位構成的,又知道血液與尿液的成分差異,那么,尿是怎樣形成的呢?
參照尿的形成示意圖,看書21頁與26頁并思考以下問題。
、 尿的形成過程包括兩個連續的階段——濾過和重吸收。
、 腎單位的哪些結構特點與完成濾過和重吸收作用相適應?
、 如圖,在尿的形成示意圖中,左上方血液進入球小動脈,左下方血液流出腎單位,血液在腎單位中發生了什么變化?
、 如圖,在尿的形成示意圖中,出球小動脈的血在匯入腎靜脈的過程中又發生什么變化?
、轂槭裁唇】等嗣刻煨纬傻脑蛴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
、弈虻男纬墒疽鈭D中腎小管中的尿流向何處?
學生小結:尿的形成過程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階段。
三、課堂小結
請學生總結本課的知識:排泄的概念、泌尿系統的組成和腎臟的結構。以及尿液是怎樣形成的。
四、【板書設計】
第二節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尿液的形成排泄
一、概念與途徑
呼吸系統——二氧化碳、少量水;
皮膚——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尿素;
泌尿系統——絕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尿素等。
二、泌尿系統的組成。
三、腎臟的結構:
1.腎臟縱剖:皮質、髓質、腎盂。
2.腎單位的結構
四、尿的形成:
血液 腎小球濾過形成 原尿 腎小管重吸收形成 尿液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人體的營養、消化、物質的運輸之后,針對人體內廢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本主題中是一個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系緊密,因此解決好尿的形成和排出,有利于將前面所學的知識貫穿起來,并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本節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人體營養、消化、血液循環等有關知識,同時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加上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望,但是還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本節課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合作,學生能理解泌尿系統的有關知識,但對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為這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泌尿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說出腎臟的結構和特點;
。3)描述尿液形成的大致過程。
2.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收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2)通過有關資料分析,培養學生初步具備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綜合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懂得更加珍愛生命。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腎單位的結構
。2)尿液的形成過程
2.教學難點
。1)腎單位的結構
(2)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五、教學手段與方法
采用“自學、引導、議論”的方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適時運用講授法、觀察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和學習效益。
六、教學策略
在本節課的設計中,充分的考慮了初二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設計了多媒體動畫課件,盡量將抽象、微觀的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并創造條件吸引學生有意識地參與活動,主動探究。學習內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復雜,讓學生易理解和掌握。
首先以一則新聞報道導入,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尿液的形成過程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由視頻思考“腎臟為何重要”,引出腎臟的功能,而排出廢物的途徑有多種,可以與呼吸系統相聯系,引出排泄的概念。在介紹腎臟結構時,展示課件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并提出問題:腎臟的外形;腎臟內部有哪些結構?由學生討論、回答。腎單位的結構較抽象,無法用實物來表示,所以用課件顯示腎臟局部放大之后的結構,由學生對照書本,同座之間相互提問,認識腎單位結構。讓學生閱讀書本,自學,培養學生自我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血液流過腎單位時,通過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這個過程屬于微觀的現象,學生看不到,摸不到,理解上存在一定難度,所以安排了一個動畫,將微觀的尿液形成過程直觀地展示在了學生面前,并根據教材提供的模式圖和文字說明,讓學生可以通過觀察、閱讀和分析自主歸納出尿液的形成過程中,各成分的變化。同時,本節課中還提出了一些和日常生活、身體健康有關的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生物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優秀品質,使學生體驗成功的自豪感。
七、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八、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導入新知 視頻導入:新聞報道中的主人公身患尿毒癥,生命岌岌可危。
提問:為什么腎臟功能的喪失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后果?腎臟有何作用? 觀看視頻
前后四人作為一個學習小組進行討論,作答。 以新聞報道導入課題,發生在身邊的真實事件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題: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提問:腎臟如何排出毒素?引出排泄概念。
提問:人體可通過哪些途徑排泄廢物? 學生討論,回答。 啟發學生回顧有關呼吸系統的知識,并將生物學知識與生活常識相聯系。
泌尿系統
的組成 展示課件泌尿系統的組成,并提問:
1、泌尿系統由哪些器官組成?
2、 最重要的器官是
哪一個?
展示課件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并提出問題:
1、腎臟的外形。
2、腎臟內部有哪些結構?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回答。
同桌互問互答,了解腎臟結構 了解人體的基本生理知識。
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
腎單位 展示課件腎單位的結構,引導學生對照書本,同座之間相互提問,認識腎單位結構。
學生閱讀書本,自學 培養學生自我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尿液形成過程 展示課件尿液形成的兩個過程(動畫) ,動畫中可看出血液流經腎單位時,其中物質的變化情況,引導學生總結出尿的形成的兩個過程:
1.腎小球的過濾作用。
2.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比較健康人血漿、原尿、尿液中主要成分的差別。
思考:健康人的尿液中是否會有葡萄糖或蛋白質、血細胞?如果有,是什么原因?
學生討論,血液經過腎單位時,成分的變化情況。
學生上黑板板書。
學生討論回答。 通過動畫直觀地將尿液形成過程展現出來,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尿液形成過程。
小結 提問:
1、 人體一晝夜產生
的原尿和尿液量一樣嗎?
2、 人體尿液的形成
是持續不斷的,還是有間歇的?排尿呢?為什么呢?
將此問題作為課后思考題,下節課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學生討論、回答。 激發學生思考尿液形成與排出之間的關系,為下節課打下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