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有理數的減法說課設計
北師大版初一有理數的減法說課設計
我說課的題目《有理數的減法》是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五節的內容,下面將從五個方面說說我的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說教材
(一)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正負數、相反數、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之后,以七年級數學上冊第61至63頁的有理數的減法法則及有理數減法運算的例一、例二、例三為課堂教學內容。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是一種基本的有理數運算,對今后正確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并對解決實際問題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鑒于以上對教學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認識和理解,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經歷探索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的過程,是學生把握有理數的減法法則,并能熟練運用法則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2、能力目標:
通過減法到加法的轉化,讓學生初步體會轉化、化歸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探究思維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加減兩種運算的對立統一的關系,了解數學中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培養探究分析數學知識方法的能力。
(三)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自主探索有理數減法法則的過程,對有理數的減法法則的理解和運用,并能熟練地進行有理數的減法運算。教學難點是:在實際情境中體會減法運算的意義并利用有理數的減法法則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練習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教學設計中采用“引導——發現法”組織教學.其基本程序設計為:創設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驗證——總結歸納——反饋運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并采用多媒體進行演示,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來達到對知識的發現。重點在于自我探究找出規律,使學生始終處于自主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附教學工具:溫度計、投影儀、多媒體
三、說學法
本節課應鼓勵和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通過教師的啟發點撥,讓學生親歷從列舉特例到猜想出一般的減法法則及驗證歸納(不完全歸納)全過程,體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全過程.在學習過程中運用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解決有關問題。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環節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設 計 意 圖
創
設
情
境
復
習
引
入
1、復習有理數加法法則,為新課的講授作好鋪墊。
2、首先與學生互動談論萍鄉今日的氣溫,了解萍鄉今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出示溫度計。提問:萍鄉今天的溫差是多少度?你是怎樣計算的?
3、自然過渡到烏魯木齊的溫差的計算問題,在學生列出算式4–(–3)后,怎樣進行這里的減法運算呢?由問題的給出,激發學生探究解決的能力,從而引出本節課的課題。
(板書課題)
通過溫度的比較讓學生明白減法的實際意義在于同類量之間的比較,為后來運用減法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