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1)
[教學目標] 1.能說出頻數、頻率的意義,知道頻數與頻率都能反映每個對象出現的頻繁程度. 2.經歷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活動過程,體會數據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發展數感和統計觀念. [重難點] 正確理解頻數、頻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數學實驗室” 為了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學校舉辦“環保節”,要求每班選出1名“環保小衛士”,選舉辦法如下: (1)民主提名候選人,全班同學舉手表決,得票數較多的前3名為正式候選人: (2)在統一發放的白紙(選票)上,各自寫上你認為應當選的1名候選人名字: (3)將選票投入投票箱: (4)由全班推選的3位同學分別唱票、監票和記錄統計: (5)根據統計結果,得票最多的同學當選為“環保小衛士”.二、概念 1. 頻數:某個對象出現的次數; 2.頻率:頻數與總次數的比值. 議一議: 1.選舉“環保小衛士”用的是哪種調查方法? 2.每位候選人得票的頻數指的是什么? 3.每位候選人得票的頻率指的是什么? 4.你認為.通過選舉產生“環保小衛士”與指定某同學為“環保小衛士”這兩 種方法,哪種更好?練習: 練一練. 三、隨堂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頻數與頻率是同一概念,且有時結果一樣. ( )(2)在數l、2、3、2、1、2、3、2、2、1、2、3、2、1、2、1中“2”的頻數是8,頻率是 ( )2.在數字l241421235623412141中,“1”出現的頻數是______,“2”出現的頻數是________,“4”出現的頻率是_______,“3”出現的頻率是_______.3.下表是某班學生在一次身高測量中得到的統計結果: 請回答:(1)這個班總人數是_______人;身高______、_____人數最多,分別是______人、_______人.(2)身高最高、最低的分別是______米、________米,他們分別是_______人、_______人.最高的與最低的相差_______米.4.歷史上許多學者做過大量拋擲硬幣的試驗,請看下表:請你根據上表計算出正面的頻率,根據計算你能發現什么規律嗎?5.下表是對某班50名學生如何到校問題進行的~次調查結果,根據表中已知數據填表: 6.七年級某班期中考試的數學成績統計如下:如果80分以上(包括80分)定為成績優秀,60分以上(包括60分)定為成績及格,那么,(1)在這個班級的這次成績統計中,成績不及格的頻率是多少?(2)成績及格的頻率是多少?(3)成績優秀的頻率是多少?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