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不等式的性質(2)
9.1.2 不等式的性質(2)
教學目標 1、會根據“不等式性質1 "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數軸上表示其解集;
2、學會運用類比思想來解不等式,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歸納的能力;
3、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勇于發言與合作交流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難點 根據“不等式性質1”正確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識重點 根據“不等式性質1”正確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學過程(師生活動) 設計理念
提出問題 小希就讀的學校上午第一節課上課時間是8點開始.小希家距學校有2千米,而他的步行速度為每小時10千米.那么,小希上午幾點從家里出發才能保證不遲到?
1、 若設小希2、 上午x點從家里出發才能不3、 遲到,4、 則x應滿足怎樣的關系式?
5、 你會解這個不6、 等式嗎?請說說解的過程.
7、 你能把這個不8、 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嗎? 設里一個學生很熟悉的問題情境,能增強親和力.經歷由具體的實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過程,既可讓學生感受不等式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又非常自然地引入新課.
探究新知 1、 分組探討:對上述三個問題,2、 你是如何考慮的?先獨立思考然后組內交流,3、 作出記錄,4、 最后各組派代表發主。
5、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6、 師生共同7、 歸納得出:
(1) x應滿足的關系是: ≤8
(2) 根據“不(3) 等式性質1”,在不(4) 等式的兩邊減去 ,(5) 得:x+ -(6) ≤8-(7) ,(8) 即x≤
(9) 這個不(10) 等式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如下:
我們在表示 的點上畫實心圓點,意思是取值范圍包括這個數。
8、 例題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數軸上表示解集:
(1)3x < 2x+1 (2)3-5x ≥ 4-6x
師生共同探討后得出:上述求解過程相當于由3x<
2x+1,得3x-2x < 1;由3-5x≥4-6x,得-5x+6x≥4-3.這類似于解方程中的“移項”.可見,解不等式也可以“移項”,即把不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而不改變不等號的方向.
最后由教師完整地板書解題過程. 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意識,提主同學生的觀察、分析、概括和抽象能力
強調“≤”與“<”在意義上和數軸表示上的區別。
類比解方程的方法,讓學生初步感覺不等式與方程的關系。
鞏固新知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數軸上表示解集:
(1)x+5>-1(2)4x < 3x-5(3)8x-2 < 7x+3
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語句并寫出解集:
(1)x與3的和不小于6;
(2)y與1的差不大于0. 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解決問題
1、某容器呈長方體形狀,長5 cm,寬3 cm,高10 cm.容器內原有水的高度為3 cm。現準備繼續向它注水.用v cm,示新注入水的體積,寫出v的取值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