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設計8
師補充:我回到家里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正好扣題,以花喻人,把即將喪父的傷痛推到極致。
生:老師我想回答第2題,我認為結尾默念的話的含義是作者在爸爸去逝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師:同學們探究解答問題的能力很強,誰愿意完成最后一個題,第一小題下節課完成。
生:我認為本文應表達了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與無奈,同時又深深眷戀的感情。
五、體驗與反思
有人說,父愛如大海般深沉,有人說,父愛似天空般廣闊,也有人說,父愛像郁金香一樣,凝重而含蓄,通過本文的學習,你有怎樣的感悟和啟示,如何珍惜這份平凡的真情?
(各抒己見)
六、作業
1、寫一篇日記(感悟、啟示、真情告白)。
第二課時
一、前提診測
1、每一位同學做自制的知識卡片。
2、提問:本文的線索是什么?通過這些線索寫了哪些事?
二、研讀和賞析
教師導學:上節課我們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脈路,今天我們繼續研析課文的精典部分,從而折射出作者的心靈的真實告白,使自己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
文中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回憶的事情是怎樣引出來的?
師生共議,得出結論: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的夾竹桃,引出前一天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記述探病時爸爸地一番話,特別是囑咐他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1、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
同桌探究:勾畫出你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并點撥其奧妙之處。
小組討論:提出組內的問題。
生1: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
生2:爸爸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生3:畢業典禮后“我”回家時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情景預示著什么呢?
生4:“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了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分組研析,各抒己見,達成共識。
生:老師我組回答第2題,我回家見到的情景是弟弟妹妹們只是自顧自地玩著,爸爸種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很不像樣子,小青石榴從樹上掉下來,老高急匆匆地告訴醫院來了電話,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
師:很好,請繼續。
生:我組回答第四小題,“我“感覺自己長大了,首先:我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其次,表現在對老高說話上,最后,在心理默念“我己不再是小孩子了”。
師:你組對問題剖析地很透徹,還有最難一關,誰來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