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設計15
組織學生小結:文章結構清晰而又波瀾起伏,內容豐富而不混亂,更加深刻地體現了對父親的愛。
四、字詞檢查、鞏固
1、識記積累生字詞:
腫脹(zhǒng)(zhàng) 叮囑(dīng)(zhǔ) 花圃(pǔ)
恐懼(kǒng)(jù) 雞毛撣子(dǎn) 玉簪花(zān) 襟(jin)
2、理解詞語:
驪歌(lí)告別的歌。
挪窩兒(nuó):離開原來所在的地方,這里指起床。
恥笑(chǐ):鄙視和嘲笑。
咻咻(xiū)(xiū):模擬揮舞鞭子時發出的聲響。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本文的線索是什么?通過這些線索寫了哪些事?
(學生單獨回答,其它學生可以補充。 )
二、品析重點段落
在回憶的事件中,寫的最詳細的是兩件事:爸爸逼“我”上學和爸爸讓“我”一個人去匯款。現在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通過這兩件事刻畫爸爸的形象。
1、閱讀第二、四段,思考、探究下列問題:
⑴ 讀22、23、28、29四個小節,兩者體現出的爸爸的形象有什么不同?這種不同的描寫顯得矛盾嗎?
(既嚴厲又充滿愛心)
⑵ 這件事對“我”有什么影響?
(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⑶ 單獨去匯款這件事對“我”的成長起了什么作用?從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使“我”有勇氣闖過困難,感受自己長大了。文中的“快回家去”強調“我”當時心情的欣喜,與下文形成對比)
三、整體分析
1、你覺得文中的“爸爸”是個什么樣的人?
爸爸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來了。很重感情,特別愛花。
2、簡單歸納一下“我”成長的歷程。
“我”在爸爸的管教下克服了懶惰的毛病,在爸爸的鼓勵下有了挑戰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爸爸話語的激勵下最終以成人的姿態鎮定地面對爸爸去世的惡耗。
小結:作者在文中沒有直接抒發自己的感情,而是通過具體的事情,用細致的動作描寫展現了爸爸的形象和“我”成長的過程,這些描寫將感情表現得深沉而含蓄,值得大家深刻體會。
三、寫作特點(文中的伏筆)
文章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瀕死、去世,但文中處處有伏筆,閱讀全文,找出這些地方來。(見教參)這種寫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學生自由發言)
四、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城南舊事》描寫了一個小姑娘成長的歷程(簡介小說梗概)英子在經歷了一系列動蕩的事件后告別了童年。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走到這一天,你愿意告別你的童年嗎?大家說說為什么你既喜歡又害怕成為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