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四單元教案學案
生:其次呢?
師: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的寫作順序。閱讀不可能“窺一斑而見全豹”,看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楚文章中說了什么人或事,作者是怎樣行文布局的,必須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才能準確把握文意,這是閱讀中最重要的一環。
生:理清文章思路確實非常重要。
師:第三,在課文閱讀時我們還要善于把握文章中的關鍵性語句,借助文中的一些關鍵詞語來概括全文要點。
生:還有其他方法嗎?
師:我認為“復述”對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要點也很有幫助。
相關知識鏈接一:文章結構
文章結構是指文章各部分的組合形式。具體地說,是指文章各段之間的組合安排,它要服從表現文章中心的需要。文章的段落、層次、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標題,都是文章的結構,因此分析文章結構層次,應著重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段與段之間的關系。結構是文章的架子,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安排,是作者思路的具體體現,循著文章結構,我們就能把握作者思路,理解文章主題。主要結構類型有總-分-總,總分,分總等。劃分層次,就是分類,把相同的內容合并為一層,把不同的分開,是準確理解文章內容和寫法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可按分類集合原則,從時間、空間、邏輯等方面入手劃分。
相關知識鏈接二:準確概括文章內容要點
概括文章內容要點,關鍵在于找準中心句,主旨句、點題句、警策句、議論抒情句,這些都是表明作者思路的關鍵句,它是我們理解內容、分析文章的基礎。這些句子一般都表明了作者的寫作目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感情高度濃縮的結晶,含義非常豐富深刻。當然,還可利用題目或利用開頭、結尾的過渡、照應,并聯系全文,把有關的要點提煉出來,組合在一起,概括成中心內容。
相關知識鏈接三:復述課文
① 詳細復述 ②簡要復述 ③ 摘要復述 ④創造性復述
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把握說明的條理性 抓住對象的特征性 理解知識的科學性
范例1、概括《化石吟》的主要內容,體會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
①《化石吟》是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讀這首詩可以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思。標題中的“化石”點明了抒寫對象;“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這里是贊頌的意思。我們不妨給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化石有什么作用?作者要贊美什么?
②理清作者思路。全詩共7節,可分3層。第1、2節為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第3—6節為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第7節為第三層,回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呼應。
③第3至6節是詩的主體部分,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可通過反復誦讀,抓住關鍵語句,體會化石的作用。“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是表現作者思路的句子,由疑問轉而寫飛揚的思緒。“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表明科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進化的科學觀點,否定了上帝創造萬物的謬論。“黑色的軀殼裹藏著生命的信息”,“猶如把生命檔案細細描畫”,說明了這些化石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啊,你――令人嘆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犸,想像著它們在蔥郁的遠古森林中引頸長吼,我們能不贊嘆大自然的高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