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教學設計5
示例:
⑴ “我”是在爸爸的熱忱鼓勵下長大的。“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闖練,闖練,英子。”正是爸爸的鼓勵使“我”戰勝了自己,獨自去銀行寄錢,獨自參加了畢業典禮……
⑵ “我”是在爸爸的嚴格要求下長大的。一年級的一天,下大雨,“我”賴在床上不起來,爸爸站到“我”的床前,瞪著“我”:“怎么還不起來,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爸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打了“我”,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后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從那以后,“我”總是很早就到校。
⑶ “我”更是在爸爸的細心關愛下長大的。盡管因賴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懲罰,但爸爸卻破例讓“我”坐洋車去上學。爸爸還把花夾襖送到學校來,“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這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使“我”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能夠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⑷ “我”是在爸爸的殷切期望中長大的。“六年前他參加了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曾經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選做這件事。”“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這是爸爸對“我”的殷切期望,更是綿綿無盡的牽掛。當我得知爸爸去世的消息后,“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走過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
3、成長是一首歌,是一首寫滿關愛的歌。“我”是在爸爸的關愛中長大的,關愛中充滿嚴厲,也不乏纏綿;充滿鼓勵;充滿對養花的熱愛。成長中也有感傷。讓我們齊聲頌讀“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我已不再是孩子。”體會作者刻骨銘心的痛惜與思念。(多媒體配樂《城南舊事》片尾曲)
六、父愛如山
小組交流:說說自己和父親(或其他親人)之間的故事。然后推薦代表發言。
要求:敘述好自己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注意語言的感染力。表現你怎樣在父親的關懷、支持、鼓勵、鞭策下成長。
七、作業
整理自己的故事,完成課后練筆。參考題目:
1、成長是首歌
2、閱讀父親
3、父愛的光輝
4、成長的感覺
【板書設計】
爸爸的花兒落了 林海音
父愛
如山
熱忱鼓勵
嚴格要求
細心關愛
我在爸爸的殷切期望下長大了。
【教學預期效果】
以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導入新課,意在創設情境,在淡淡的憂傷中引出“成長”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共鳴。整體感知課文部分,先引導學生了解文本寫了什么,再來談發現和感悟,學生應該能夠說出文中記述的件件故事,并初步的把握文章的主題。然后引導學生注意“眼前之事”與“往事”是怎樣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何好處,可以使學生比較輕松地理解什么是插敘和插敘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再讀課文時,讓學生用“我是在爸爸的下長大的……”說一段話,并有感情的用文中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有利于使學生通過再次細致地接觸文本,體會父愛的深沉和動人,理解“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的深刻內涵,也為下面說說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做下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