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同步練習1
參考答案課前導學部分1c 2b 3①×②√③√④× 4“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 5~8段 “我”想討弟弟的寬恕,小弟已全然忘卻,這更平添了“我”心頭的沉重練習部分1① wù 形容突然醒悟。② yì 費盡心思鉆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 2 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害怕、絕望 憤怒,抓斷,擲,踏。氣憤,傲然3、不行。如果把“擲”改為“扔”、“踏”改為“踩”就無法表現“我”當時憤怒、生氣的心情。 4、“我”對小兄弟精神虐殺的一幕。 粗暴地摧毀小兄弟快要做好的風箏。5作者認為放風箏是沒有出息孩子所作的玩藝。 后來明白游戲之于兒童的意義,終于醒悟過來。 6有動手實踐能力,創造精神。7、因為我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良心受譴責,可謂“不幸”。 8倒數第2——3句,天真、活潑、聰明、瘦弱的兒童形象。 9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10比喻 說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11不能,換為“有幸”,“我”良心遭受到譴責,心靈受到懲罰的沉重的心情就表現不出來。 12選文記錄了“我”在母親的幫助下,改變了“叛逆傾向”,最后回到了溫暖的家的經歷。13(1)要在大房間中隔出一方天地。(2)向往毛姓女生的單身生活。(或向往自己做主的豪氣)(3)受母親責怪后,靜坐示威,餓了一頓。14不吃吧,自己正饑餓難忍;吃吧,又怕給家人留下笑柄。15“我”對“我們是一家人”這句話認識的變化。16、母親(那天沒心思上班,請假在家)要幫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17人長大后都是要獨立的,可家和家人卻是永遠的大后方,永遠的愛和永遠的歸宿。18、答案要求有幫助作用,語言通順、流暢。19示例:①黑色的天幕上鑲嵌著星星,不,那不是星星,那是媽媽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睛。②清澈的水面上飄蕩著紙船,不,那不是紙船,那是孩子們遠航的渴望。20我方認為,唐僧的仁愛之心是虛偽的,在懲罰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時,毫不手軟;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人妖不辨,經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個毫無原則、是非不分、固執己見的人。(答案不惟一,反駁有針對性,扣住“固執己見”、“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