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愛因斯坦》同步練習2
第一部分:1.愛因斯坦是美籍 人,是著名 學家。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孤僻( ) 涓涓( ) 靦腆( ) 遏止( )
3.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⑴音樂和他結下了(難以分開的緣分),他雖然沒有走職業音樂家的道路,但那把心愛的小提琴卻陪伴了他一生。( )
⑵這實在是對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種挑逗,阿爾伯特(心里急切地想試試)了。( )
⑶他講的那些德國古典作品,常常使阿爾伯特陷入沉思,有時竟(留戀佳境,舍不得離開,而忘了回去)。( )
⑷每當他看到有人在軍樂隊的伴奏下(形容喜悅,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適)地操練步伐的時候,他不是掉過頭去,便是憤憤地說:……( )
4.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⑴你對少年愛因斯坦做的哪件事印象最深?
⑵愛因斯坦小時候學習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5.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細讀下列語句,體會并談談三次描寫少年愛因斯坦眼睛的作用。
⑴“難道小阿爾伯特是低能兒?是傻子?”他們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從孩子那雙忽閃的棕色的大眼睛里,流露出多么明亮的光彩啊!
⑵父親給他一個袖珍羅盤玩……他轉動著一雙大眼睛,尋思著:這是為什么呢?
⑶他第一次見到阿爾伯特時,發現這個十二歲的男孩,雖然性格靦腆,但一雙棕色的眼睛卻總是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覺得這是個不尋常的少年。
6.你知道愛因斯坦有哪些成就嗎?
第二部分:
(一)
三克鐳
(美)迪克•格萊格利
1920年5月的一個早晨,一位叫麥隆內夫人的美國記者,幾經周折終于在巴黎實驗室里見到了鐳的發現者。端莊典雅的居里夫人與異常簡陋的實驗室,給這位美國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時,鐳問世已經18年了,它當初的身價曾高達75萬金法郎。美國記者由此推斷,僅憑專利技術,應該早已使眼前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實上,居里夫婦也正是在18年前就放棄了他們的權利,并毫無保留地公布了鐳的提純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釋異常平淡:“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它是屬于全人類的。”
麥隆內夫人困惑不解地問:“難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你最想要的東西嗎?”
“有,一克鐳,以便我的研究。可18年后的今天我買不起,它的價格太貴了。”
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麥隆內夫人既感驚訝又非常不平靜。鐳的提純技術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纏萬貫,而鐳的發現者卻困頓至此!她立即飛回美國,打聽出一克鐳在美國當時的市價是10萬美元,便先找了10個女百萬富翁,以為同是女人又有錢,她們肯定會解囊相助,萬萬沒想到卻碰了壁。這使麥隆內夫人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次金錢的需求,更是一場呼喚公眾理解科學、弘揚科學家品格的社會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婦女中奔走宣傳,最終獲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國總統將公眾捐獻的一克鐳贈予居里夫人。
數年之后,當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國波蘭華沙創設一個鐳研究院,治療癌病的時候,美國公眾再次為她捐贈了第二克鐳。
一些人認為,居里夫人在對待鐳的問題上固執得讓人難以理解,在專利書上簽個字,所有的困難不是可以解決了嗎?居里夫人在后來的自傳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所說的并非沒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們夫婦是對的。人類需要善于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獲,既不忘記大眾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于事業的大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