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愛因斯坦》同步練習2
居里夫人一生擁有過三克鐳,她把研究出的第一克鐳給了科學,公眾則把第二克鐳和第三克鐳回贈給了她。這三克鐳展示了一個科學家偉大的人格,和由此喚起的公眾對科學的理解。
7.怎樣理解“一位叫麥隆內夫人的美國記者,幾經周折終于在巴黎實驗室里見到了鐳的發現者”這句話?
8、讀過本文談談你對居里夫人的印象。
9、“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它是屬于全人類的!边@句話體現了居里夫人什么樣的精神品質?
10.為什么居里夫人的回答令麥隆內夫人既感驚訝又非常不平靜?
11.文中寫10個女百萬富翁不肯解囊相助的作用是什么?
12.居里夫人為什么不在專利書上簽字?
13.結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
人生之師
他是我僅見過三面的老師,卻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
認識梁敬泗先生那年我16歲,獨自離開村子,背著破包去城里參加山東藝校美術科的招生面試。
他坐在桌旁,一雙單眼皮的小眼睛盯著我。盯著我又黃、又瘦、又矮的身子,盯著我的大腦袋、細脖子,盯著我柴禾棍似的臟手腕,盯著我因營養不良而凸凹不平的指甲。
“你是團員吧?”他聲音很輕。
“不是!蔽衣曇舾p。
“是紅衛兵嗎?”他多了分期望。
“不是。”我多了分沮喪。
“那么紅小兵總是了?”他開始失望。
“我什么都不是!蔽议_始痛苦。想起筆試前填的報名表,政治背景欄里排著的父親、母親、外祖父,沒有一個是“清白”的。我知道那一行行黑色的彎彎曲曲的字符會像鎖鏈拴住我一輩子。
“不,你是全市最好的成績!”他笑了,笑得勉強。他在床上攤開一張張考生的素描卷耐心地評點著,比較著,對我那張最出色的卷子指出了一大堆不足,從光、色、層次到結構、線條講得很細,使我第一次知道繪畫竟有如此多的道理。
黃昏,他送我出來,彎腰拍著我的肩:“好孩子,千萬別灰心,黨的政策是‘有成份論不唯成份論,重在政治表現’。老師一定幫你,會錄取的。只要求你一件事:天天畫,別荒了學業,下次見面要檢查作業的!
我沒被錄取。聽說他為這事和工宣隊拍了桌子。
兩年后,他又招生,已經走了十幾個市縣。
我卻沒報名,因為我知道不會被錄取。我覺得自己像籠子里的狼崽子,瞪著渴望的眼睛,被一道道鐵欞隔在了生活之外?紙鲮o靜的,只聽得見“沙沙”的鉛筆劃過畫紙的聲音。我獨自悄悄站在窗外,背著一大捆兩年來畫的“作業”,憂傷地望著窗欞那邊一張張同我一樣年輕而充滿興奮的臉。
他看到了我,責怪地叫起來:“怎么來晚了?”
我無言以對,只把那捆畫遞了過去。
他愣了一會兒,嘆了口氣,走出考場,拉我坐到一條長長的木凳上,緊繃著臉,翻看著我的畫。
“你比他們基礎都好,”他指著屋里。“必須畫下去,不能放棄,你會成功的。按我們學校的教學程序自修,聽著……”于是滔滔不絕地講解起來。
不知什么時候,周圍已默默地站著一圈交了卷的考生。
“記住,你們要多用腦子畫!”他大聲嚷著,就像課堂上訓斥學生。我的腰挺得直直的,心中涌動著一種迸發的積蓄。
后來我聽說,招生前他上下游說,做通了錄取我的工作,可我卻退縮了。我無顏對他。
從那以后,我把憂郁和自棄留給了少年時代,卻再也沒有見到他。
風風雨雨的16年過去了。我在中國美術研究所取得了博士學位。
返鄉看望雙親的途中在省城下了車,尋到了當年夢寐以求的省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