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活動-黃河,母親河》教案
考考你:“三過家門而不入”說的是哪位治水英雄,他用的治水方法是什么?
(大禹 疏導引流)
2.說黃河俗語
(學生展示搜集成果)
學生甲:跳進黃河洗不清
這句子的本意是說受了很大的冤枉,就算跳進黃河這樣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實,不論是誰,跳進黃河就別想洗請。同時,黃河的泥沙顆粒很細,有時河水甚至成泥漿狀態,沾在身體上確實不易洗凈,真的成了“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不到黃河心不死
比喻不到絕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考考你:你還記得剛才給大家介紹了哪些有關黃河的俗語嗎?
3.談黃河成語
(學生展示搜集成果)
學生甲:河清海晏(yàn):
黃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靜了。用來形容天下太平。也說成海晏河清。
涇渭分明:
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望洋興嘆:
在古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灌溉著兩岸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因此黃河被稱為神河。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涌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于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嘆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里,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北海海神說:“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里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廣大的呢?”
比喻因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無可奈何。
中流砥(dĭ)柱:
砥柱山其實是一巨石,位于黃河三門峽段的急流中,是一個石島,人稱'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這一成語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就像立在黃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樣。
考考你:
1.英語六級對高中畢業生而言,難度實在是太大了,許多高中畢業生只能 。
2.這兩個產品一經比較,品質立即 ,各自的優劣表露無遺。
3.“ ”,是中國人理想的太平盛世,也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美好愿望.
4.他是最優秀的英文詩人之一,是現代文學的 。
教師學法指導:平時積累并有效運用大量的成語,可以使語言更簡潔,典雅。
4.賞黃河詩文
學生甲:考考你
你知道哪些有關黃河的詩句?讀一讀,背一背,考一考
教師學法指導:積累優美詩句,進行專題梳理記憶,加深印象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
①品一品: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李白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涼州詞》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登鸛雀樓》王之渙
學生甲:“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夸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