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母親河》綜合學習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了解黃河歷史,接觸黃河文化,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會根據主題收集、整理、篩選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在綜合學習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設想:
1、在課前搜集材料的基礎上,一個課時完成(可能需要60分鐘)。
2、利用電腦、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充分展示直觀、形象、高效學習的特點。
3、本課采用教學三步法:創設情境 知識積累和探究 寫作拓展。這三步,每一步不可忽缺,前兩步是積累,后一步是運用。第一步,創設情境。從“黃河的歷史”導入,引到“黃河的文化”層面上來,通過檢查學生的資料收集和整理情況,再把學生帶到一個想象和創造的情境:展望“黃河的未來”。第二步,知識積累和探究。采用網絡平臺互動比賽的形式,以達到積累知識,拓展視野的目的。第三步,寫作拓展。采用網絡平臺互動寫作的形式,以“黃河的未來”為話題,設定情境,進行片段寫作訓練,最大限度的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
三、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導入新課,初步體會“黃河與中華民族”的關系。
導入語:自古以來,贊頌黃河的詩文舉不勝舉,這條奔騰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今天,讓我們做一次黃河的歷史、黃河文化、黃河的現狀的巡禮,來撿拾沉淀的黃河文明印記的語言文化珍寶,來追溯過去,正視現在,展望未來。
檢查學生資料收集和整理情況,并播放幾組動畫:第一篇章 溯源篇: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 ——黃河的歷史。第二篇章 奔騰篇:滔滔黃河水,悠悠中華情——黃河的文化。第三篇章 憂患篇:拯救母親河 ——黃河的未來。(創造一種學生求知探索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知識探究 (采用網絡平臺互動交流、比賽的形式,測評同學們對有關黃河的了解程度 ,包括對黃河的歷史、黃河的文化、黃河的未來的認知和展望。)
說明:對以下問題,同學們在網絡平臺的互動地帶中表達自己的意見。
1、以最快的速度說出帶“黃河”的詞語(包括一般成語、俗語、諺語)十個。
(請參閱國風網絡平臺資料系統“景·自然天象·河” 詞語類)
2、以最快的速度背出有關帶“黃河”字詞的詩句。
(請參閱國風網絡平臺資料系統“景·自然天象·河”詩句類)
3、誰能唱一首或幾句關于“黃河”的歌?
參考答案:《黃河大合唱》:《黃河頌》《黃水謠》《黃河船夫曲》《黃河怨》《怒吼吧,黃河》《保衛黃河》等。
4、你能舉出黃河流域早期的人類文化遺址的名稱嗎?(三個即可)
參考答案:(1)舊石器文化:陜西的大荔沙苑遺址、山西的沁水下川遺址。(2)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3)青銅器文化:商城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5、你知道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了哪些都城嗎? (至少說出三個。)
參考答案: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秦朝定都咸陽、西漢定都長安(今西安市)東漢定都洛陽、魏晉均定都洛陽、隋唐均定都長安、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