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金龜子》課堂教學實錄
生:這也說明法布爾還是一個愛思考的人,思考對科學研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提出了問題,然后認真思考,他才會得出結論。
生:我們組還查找了一些相關學習資料,我們找到了作者的簡介,上面說:“1875年,法布爾遠離城市喧囂,帶領家人,遷往鄉間小鎮……并且,他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吃著普通老百姓的清湯淡飯”進行昆蟲研究,我覺得,他這種對昆蟲研究的奉獻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師:同學們真是慧眼識金,透過語言的外衣,我們發現了法布爾成功的秘密,并且,為了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能主動查閱資料,這其實就是正確的研究問題的方法。誰還繼續發表你們的發現?
生:我還特別佩服法布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我們組在探究時發現了這樣的句子——第17段,“昆蟲默不作聲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聲大叫是不是為了嚇退敵人?如果金龜子和知了面對危險大喊大叫,那為什么紡織娘面對危險卻要停止叫喊?”然后作者在下一段中說:“總而言之,昆蟲究竟為什么要叫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他并沒有去掩飾自己沒有解決的問題,我們覺得,他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僅值得科學家們去學習,對我們愛夸大的普通人也很有學習的必要。以后在學習中,我一定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生:第八段的最后一句話也能證明這一點,“可惜的是,我既沒有聽到它們在樹上一唱一和,也沒有聽到它們在鐵絲網里對唱,我無法作證。”
師:同學們的發言給了老師很多啟示,看來,要想在科學研究中有所發展,必須從內心熱愛它,有舍棄舒適生活的決心,并且能夠持之以恒地長期、仔細觀察,在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實事求是地獲取成功。我想,我們掌握了這個法寶,就是掌握了在科學道路上快行的方法,我相信,我們班必定會有同學以法布爾為榜樣,獻身科學事業,為人類的明天奉獻自己的智慧。
我注意到同學們驗證的都是法布爾的昆蟲學家的身份,那么,有沒有同學能夠給大家展示一下法布爾作為作家的依據呢?
生:法布爾的語言很生動。比如他夸金龜子“長得儀表堂堂……”,“儀表堂堂”呀,讓我都自愧不如了。
生:他文筆很優美。他把雄蟲的觸須比喻成折扇,說成是流蘇。既寫出了金龜子的漂亮,也很形象。
生:還有,他把金龜子比喻成“暑天暮色的點綴,是夏至那天鑲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飾。”簡直就是用詩的語言來贊美金龜子。課文的最后還讓我們“別去打擾它吧”,可以看出法布爾是多么關愛生命,多么贊美它們。
師:課文研究得真是仔細。其實,金龜子危害松樹,應該是害蟲了,可是作者并沒有因為它相對于人類來說具有危害性,就一票否決。相反,法布爾還對金龜子們倍加熱愛,全文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這體現了作者的人文關懷。我想,這也應該是一個科學家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吧。
生:法布爾沒有把金龜子看作比我們人類低下的生物,而是把它們當成有趣的人來寫的。課文里面就大量使用了擬人的寫法,讀起來很親切。例如“大獻殷勤”、“視而不見”、“炫耀”、“無動于衷”、“大喊大叫”等詞語就是證明。
師:看來,語言的生動要借助于比喻和擬人修辭的使用,借助于生動、形象的詞語。
生:他的過渡段使用也很得當。比如:“它們在忙什么呢?”自然引出了下面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