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5
明確:這種情感更高于母愛,這是斑羚們根據自己的天性、本能行事的。老,只為種群作出犧牲;小,也沒有什么感激,有的只是再生的喜悅。
2.建立人與斑羚的情感。
探究:人類將斑羚逼上絕境,十分殘忍,而斑羚犧牲一半挽救一半令人敬佩,那么人與斑羚之間存在著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明確:對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其他物種,人類是蔑視的。人類肆意屠殺它們,已經導致許多物種滅絕。而文中的“我”則已經看到了動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
3.建立人與自然的情感。
探究:人類應該怎樣做?你對狩獵隊可說些什么?
明確:在這篇文章中,人類充當的是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奪者。文章給了我們一個反思人類所作所為、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機會,可引導學生從“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的立意出發,結合自己閱讀文章的感受,聯系生活,思考一下人與動物的關系。
六、整理方法橋。
1.整理文中的佳詞雅句。
2.整理文中的表達技巧,如鋪染烘托、詳略結合的手法。
3.整理閱讀“人與動物”文章的方法。
創意說明:設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在培養學生語感、初步領悟作品內涵、注重學生的內心感受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本身生活體驗,做到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設計b】
一、用記敘文的六要素賞讀課文,理清故事發展情節,
1.定格四幅畫面,要求學生用四個小標題概括畫面內容,從而理清情節線索。
明確:斑羚群被逼到崖邊→斑羚群進退維谷→斑羚飛渡→頭羚選擇死亡。這四副畫面即文章的思路脈絡。
2.指定學生復述頭腦中再現的意境。
3.指定四名學生分別朗讀體現四個畫面的部分。
二、討論感受,明確文章心理活動描寫即是作者感情深化的過程。
1.看完全文以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你在回想課文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三、接下來就要請同學把你最深刻的感悟、啟示整理成300字左右的小短文或者你給狩獵人寫封信,談談你的看法。
創意說明:這是一篇凝聚著人類良知的警世之作。本設計的意圖就在于在驚嘆動物面臨生存危機、生命受到摧殘時團結一致,不惜代價,把生的希望留給年青一代的智慧的、崇高的犧牲精神的同時,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愛護搶救野生動物就是拯救人類自己,這是我們在繽紛世界中對生命最起碼的尊重。
【教學設計c】
一、整體閱讀。
1.通讀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找出斑羚飛渡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二、提煉精讀。
1.背景突現:對絕壁的命名、絕壁的描寫、天空彩虹的描繪的作用探討。
2.靈性再現:選擇最感人的角色進行品味,具體分析鐮刀頭羚的領導才能與威嚴才能。
3.飛渡突現:學生口述飛渡過程,并評析飛渡創舉。
三、積累背讀。
積累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句子與段落分類積累,并背誦有助于領會、再現作者情感的語句。
創意說明:在對精美而又易懂的文章教學時不必深敲細推、逐句講解。宜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如何把一個故事講清楚,如何細致描繪飛渡場面。可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種觀點,并注意指導學生積累字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