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導彈自述教學設計表
課堂教學設計表
課題名稱
洲際導彈自述
學科
語文
授課班級
七年級2班
授課時數
1課時
設計者
所屬學校
本節(課)教學內容分析 《洲際導彈自述》是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之前已經學過《蘇州園林》、《橋梁遠景圖》兩篇說明文,因此學生對說明文的一些相關知識有所掌握。這篇科普說明文,采取洲際導彈“自述”的方式,運用了從一般到特殊的邏輯說明順序,運用了分類別、作比較、列數字等多種說明方法,親切自然地介紹了洲際導彈的構造、性能和發展過程。這種自述方式,拉近了洲際導彈這一陌生事物與讀者的距離,使說明對象更容易受少年讀者的喜愛。本文雖是一篇略讀課,但在語言和表達方式上很有特色,既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又不乏幽默和趣味性,這對于剛剛接觸說明文的七年級學生來說,是學習閱讀事物說明文的很好范例。而且本文還能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與情趣。 依據標準《國家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閱讀的要求:1.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2.在閱讀中了解說明等到表達方式。3.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地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味作品呂富于表現力的語言。4.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5.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本節(課)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學生能夠識記并積累文中的生字詞。2.學生能夠了解洲際導彈的相關知識;3.學生能夠理解本文用擬人化的手法寫科普說明文的好處。4.學生能夠從課文中找出運用分類別、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的內容,并領會這些說明方法對介紹洲際導彈的作用。過程與方法:學生能夠課前有目的的查找自已需要的材料,課中能夠掃除閱讀障礙, 能和他人合作討論解決自己的疑難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洲際導彈的一般知識,明白新式武器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從而熱愛尖端科學,增強國防意識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意識。學習者特征分析一般特征: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這些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鎮區,具有以下特點:1.在學習上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大,學習較為被動,缺少主動獲取有用信息的意識。2.對于文章的理解比較多停留在表面,深入分析探究的能力有待加強。3.比較感性,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富有激情。初始能力:經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學生掌握了閱讀說明文的一些方法,但知識儲備量不夠,知識面比較狹窄。信息素養:大部分學生能夠上網查找需要的資料,但是上網的興趣還比較集中于娛樂部分,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還較低。知識點學習目標描述知識點
編 號
學習
目標
具 體 描 述 語 句
1
了解
洲際導彈的一些知識2
了解
朱毅麟的文學常識3
識記字音:巡(xún)航式、擬(nǐ)、錐(zhuī)形 、中樞(shū)、貽(yí)誤、威懾(shè)、防御(yù)、伺(sì)機、迷惑(h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