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全冊學習指導5
7.c
8.自然環境: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作用是烘托小弗郎士逃學玩耍時既被野外的景象吸引又有些擔心先生罵的矛盾心理,為推動情節作準備。社會環境: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9.略
10.從小弗郎士的視角敘述,主要運用肖像、語言、動作描寫來塑造韓麥爾先生的形象,體現他內心的巨大悲痛、憤恨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11.一是營造與往常不同的氣氛,為后文情節的展開蓄勢;二是升華小說主題。
12.“監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語這樣的打破侵略封鎖的武器”,全句的含義是: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發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敗普魯士侵略者,取得民族的解放。
13.鐘聲意味著最后一課的結束。用意在于烘托人物沉痛的心情。
14.普魯士占領了法國。
15.外貌、動作、神態。
16.敬畏的是貝多芬對事業的執著和忘我,憐惜的是命運在貝多芬身上施加的不幸——“耳聾”。
17.因為他有“堅忍無比”的意志;他創造出了“永恒的”偉大的音樂成就。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xiónɡ xiá jùn qí yì qū zhuó pò 瀉 叢 崖 絕 絕
2.略
3.①形容水勢浩大。②很快地流。③還是。這樣。④洋溢而出,充分表露出。⑤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處境艱難。⑥狹窄。
4.五四 李大釗
5.略
6.“艱難的國運”指國家正處于坎坷、挫折、災難深重的時期。“雄健的國民”指國家有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英勇而自信的人民。
7.就是民族的精神,也就是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仍需要這種精神。因為我們還在不斷面臨新的危機與挑戰,必須有這樣的精神才能不斷進步。
8.第二段說到的兩種境界:一是寬闊的境界,一瀉千里;一是逼狹的境界,回環曲折,極其險峻。第三段說到的兩種:一是坦蕩的平原,一是崎嶇的險路。前者重點是逼狹的境界,后者重點是崎嶇的境界。第三段與第二段相比,語意的重點推進了一步。第二段說兩種境界;第三段則說兩種境界有兩種樂趣,走到崎嶇的境界,置身奇絕壯絕的境界,有冒險的奇趣。
9.這是因為:中華民族現在正逢崎嶇險阻,它讓奮斗者有機會領略奇絕壯絕的景致,“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而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
10.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極其險峻。(或: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有過平坦也有過艱難曲折)
11.第一個“全”是“全部”“整個”的意思。“不全是平坦的”,說明有的是平坦的,有的是不平坦的。第二個“全”是“完全”的意思。“全靠”強調雄健精神的重要,沒有它就不能沖過去。
12.如:“無限風光在險峰”等。
13.中心事件:黑夜航行。主題:生活的河流是無止境的,要在這一河流中搏擊前進,才能達到光明的境地。
14.說明我的單純、幼稚,不知生活的艱難,尚未體會出成功的取得要經過奮勇拼搏,而船夫久經風霜,他明白只有奮力搏擊,才能達到光明境地。
15.對船夫奮力拼搏精神的贊美。
16.暗示了黑暗的現實,展示了光明的前景,激勵人們為爭得光明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