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全冊學習指導
第一單元 成長足跡學習目標
1.閱讀
(1)識記、理解、掌握本單元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體會文章的結(jié)構(gòu)特點。
(3)抓住文中關鍵的字詞、短語、句子,進行揣摩、品味,從而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作者的寫作意圖。
(4)明確整體閱讀的步驟,學習整體把握課文的方法。
(5)閱讀時注意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深入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進一步感悟生活。
2.寫作
(1)閱讀、摘抄、背誦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和段落,并進行仿寫練習。
(2)學習安排文章結(jié)構(gòu)的方法,寫作文前要列出作文的寫作提綱。
(3)學習運用“插敘”的記敘順序。
3.口語交際
(1)努力做到聲情并茂地復述課文。
(2)按寫作提綱在小組講述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故事。
學法指導
1.單元聚焦
本單元的課文題材都是以成長為主,內(nèi)容主要講述的是自己的經(jīng)歷。
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講述自己從游戲孩童到小讀書郎的成長過程。作品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圍繞畢業(yè)典禮引出對爸爸及相關往事的回憶,從回憶中展示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學習本文可以了解插敘的巧妙作用。
安徒生的《丑小鴨》講的雖然是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卻能給我們成長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啟迪!俺笮▲啞币呀(jīng)成為人們經(jīng)常使用的文學典故,成為激勵身處逆境的人們不斷進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詩兩首——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是從一個長者勸慰的角度,告訴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正確對待挫折,堅信未來是美好的;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是借自然界的路來寫人生之路,告誡人們?nèi)松荒苓x擇一條路,必須慎重,不能隨波逐流。這兩首詩雖然是關于人生的,但也與成長有關。
王安石的《傷仲永》一文敘寫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后“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點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學”,這對我們的成長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2.文章閱讀建議
(1)熟悉相關知識,適當了解歷史背景。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最初發(fā)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發(fā)表時加的副標題是《舊事重提之六》。文章涉及的“舊事”是魯迅童年時代的生活。當時中國正處在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的統(tǒng)治下,對外喪權(quán)辱國,對內(nèi)實行封建專制。他童年所受的尊孔讀經(jīng)、科舉求仕的教育,只能摧殘青少年,不能培養(yǎng)出救國志士。魯迅“重提舊事”,是為了借它來諷喻現(xiàn)實,也就是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生活作對比,痛斥封建教育強迫兒童讀那些無用的書、摧殘兒童身心的罪惡。
《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林海音的短篇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完成)。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就返臺,當時中國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他的父親不敢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長大。她曾先后就讀于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茖W校,畢業(yè)后任《世界日報》記者。1948年8月回到故鄉(xiāng)中國臺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年主編《聯(lián)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chuàng)作,并兼任《文星》雜志編輯和世界文學學校教員。1967年創(chuàng)辦《純文學雜志》,以后經(jīng)營純文學出版社。
(2)結(jié)合插敘的方法,明確小說的兩條線索。
通過朗讀,區(qū)分出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過去的事;貞浻质窃趺匆龅模瑥亩迦拿}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