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全冊學習指導
競( )________ 俊( )________
3.解釋加點詞
①浩浩蕩蕩:
②一瀉萬里:
③亦復如是:
④奇趣橫生:
⑤崎嶇:
⑥逼狹:
4.《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一文作于________運動之后,作者________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
5.根據例句仿寫
例句: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征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
仿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如________一樣。_______________,有時是________,有時是________。
二、課內閱讀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沖過去的。
一條浩浩蕩蕩的長江大河,有時流到很寬闊的境界,平原無際,一瀉萬里。有時流到很逼狹的境界,兩岸叢山疊嶺,絕壁斷崖,江河流于其間,回環曲折,極其險峻。民族生命的進程,其經歷亦復如是。
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樣。旅途上的征人所經過的地方,有時是坦蕩平原,有時是崎嶇險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興興地向前走,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
中華民族現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在這一段道路上,實在亦有一種奇絕壯絕的景致,使我們經過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種壯美的趣味。但這種壯美的趣味,沒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夠感覺到的。
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流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目前的艱難境界,哪能阻抑我們民族生命的前進?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的曲調,在這悲壯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建造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6.“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分別指代什么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么精神,現在還需要這樣的精神嗎?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二、三段都說到兩種“境界”,語意的重點在哪一方面?第三段與第二段相比,語意的重點又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為什么要把“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聯系起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亦復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內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