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全冊學習指導5
13.屠懼、投以骨、復投之。
14.“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5.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6.前文的表達方式是敘述,最后一段是議論,點明中心。
17.①看 ②遠看 ③近看 ④仔細觀察 ⑤退卻 ⑥足,滿 ⑦就 ⑧才;用 ⑨而 ⑩不
18.①爬到樹上去捕魚,狼就犯了這樣的錯誤,這(真是)可笑啊!
②屠戶迅速抓住它的腳,使它的腳出不去,卻想不出可以殺死它的辦法。
19.第一則著重表現狼的貪婪和可笑,第二則(課文)著重表現狼的欺詐伎倆,第三則著重表現狼的兇險性和爪牙的銳利,但最終卻都落得個被殺死的下場。三則都表現了人的更高明的聰明智慧。
20.對于像狼那樣的敵人,不應該有絲毫畏懼,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一定能夠戰勝它們。
第一單元學習檢測
一、積累與運用
1.c 2.d 3.b 4.b 5.d 6.a
二、閱讀理解
7.對私塾的反感。
8.對家人將“我”送進書塾的原因的種種猜測,也表現出“我”不愿意離開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去。
9.對百草園的動物、植物等景物的依戀之情。
10.這是一個過渡段,起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書塾(三味書屋)與百草園的關系可以認為是對比關系,百草園快樂,適合兒童,書塾枯燥,妨礙發展;也可以認為是襯托關系;還可以認為是和諧統一關系、并列關系,都表現出天真頑皮的童心童趣。言之成理即可。
11.爸爸兩次突發心臟病,生命垂危,“我”難以面對。
12.引出“我”對爸爸患心臟病感到意外,為爸爸戰勝疾病作鋪墊。
13.我要他堅強,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來——像以前一樣回到我的身邊來。
14.因為爸爸的舉動仿佛是在安排后事(爸爸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而“我”害怕爸爸死去。
15.a
16.①屬于②對……感到驚奇③求取,此處意思是花錢求仲永題詩④相當
17.①他的詩以奉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主旨。
②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之處。
③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18.交代了籍貫、身份、姓名、家室。
“世隸耕”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襯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資;暗示了造成其命運的家庭背景。
19.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對“受之天”卻“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
引發了對“不受之天”“又不受之人”者的不堪設想的后果的感慨。
三、作文(略)
第二單元學習檢測
一、積累與運用
1.c 2.c
3. (1)c (2)a (3)b (4)c
4.①在這里指“沖破一切艱難險阻而勇往直前的雄壯剛健”。
②在這里比喻“事物發端起源的地方”。
5.①不聞機杼聲
②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
③竹中窺落日
④深林人不知
⑤影入平羌江水流
⑥撲朔迷離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6.林沖、魯達(魯智深)
7.略
二、閱讀理解
8.①jiān ②qínɡ ③攢 ④綻
9.(參考)請原諒,能換一組曲目嗎?
10.表現朱丹對木笛、對民族音樂的摯愛。
11.要點:①渲染莊嚴肅穆氣氛
②烘托朱丹、孩子們對死難同胞的沉痛悼念之情
12.暗示朱丹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和對民族文化的深深熱愛。
13.朱丹是一個具有出色的音樂才華,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