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全冊學習指導5
9.*土地的誓言
1.①yǒnɡ ②jiàn ③qì ④lǒnɡ ⑤穢 ⑥濫 ⑦涎 ⑧斕
2.略
3.不管……即使……或者……都
4.端木蕻良 九•一八對故鄉的無比思念和愿為故鄉母親戰斗犧牲的深情
5.略
6.是“作者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發出的誓言”。
7.“泛濫”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沒土地”,又引申為“思想、事物到處擴散”。細品味這一詞語會覺得十分貼切:作者心情正如決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泛濫奔流,作者那激憤狂歡的心情用“泛濫”來形容,較之“澎湃”“涌動”等詞語更多了幾分野性和難以駕馭的力量。
昔日的快樂歡笑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憤。作者的歡笑已經“死”了,它已被埋葬在故鄉的田壟間。所以,“埋葬”一詞更能表達作者沉重的感覺和悲憤的情緒。
8.人稱的變化實際是情感變化的結果。文章開始用第三人稱,是因為感情起初比較平穩,但隨著作者情緒一步步的激動,作者就不滿足于使用第三者介紹的人稱代詞“她”了,于是拋開讀者,直接與自己所敘述的對象進行對話交流,對土地以“你”相稱,情感顯得更加直接迫切。這在修辭上叫做“呼告”,具有強烈的修辭效果。
9.因為這些景物都是東北所特有的,展現了東北大地的豐饒美麗。表達了作者思念故鄉、熱愛故鄉的感情。
10.前尾呼應,結尾暗示了開頭我聽召呼的原因是因為故鄉被侵略者奪走了,這份收復家園的信念從未停止,矛頭直指侵華日軍和賣國不抵抗的漢奸。
10.木蘭詩
1.略
2.①市:市場 買 ②將:高級將領 扶持,扶助
③帖:文書、文告 通“貼”,粘貼
3.略
4.①對著 ②早晨 ③北方的寒氣 ④尚書省的官 ⑤外城 ⑥同伍的士兵
5.宋 郭茂倩 《樂府詩集》 南北朝
6.①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②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③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⑤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⑥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7.略
8.如穆桂英掛帥、秋瑾反清、趙一曼抗日等。
9.木蘭回家的歡樂情景及真相大白后對木蘭的贊頌。
10.突出表現木蘭與家人團聚、重溫和平的女兒生活的喜悅心情。
11.撲朔迷離。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女,后用來形容事情錯綜復雜,不易識別。
12.體現了木蘭歸家的喜悅和重見故物的親切。
13.不僅寫出了伙伴的驚訝情態,還從側面寫出了木蘭的英雄氣概。
14.要點: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言之有理即可)
15.十五從軍,八十歸鄉。親人已歿,房屋猶存,獨食羹飯,淚落衣裳。
16.多年戰爭,民不聊生。
17.老兵回鄉,孤獨一人,家里沒有一個人,庭院荒蕪,做的飯只有自己吃,打這么多年仗為了什么?淚流得把衣服都沾濕了,這是一份多么孤獨、悲痛、哀傷的心情啊。
第三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