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全冊學習指導5
3.《山海經》 主要記載傳說中的地理
4.《淮南子》 《淮南鴻烈》 西漢 (淮南王)劉安
5.飲于河、渭河、渭不足
6.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
7.想象、夸張
8.具有浪漫主義特色,表現(xiàn)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及對桃林來源的樸素解釋。
9.略(提示:從探索未知世界角度看,他的精神可嘉,值得。也可以從其他角度講。)
10.“怒”字表現(xiàn)了共工的豪氣、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剛烈。
11.《共工怒觸不周山》是一個神話故事。它反映了遠古部族間的斗爭,同時涉及古代天文學上的蓋天說。遠古的人類顯然還不能解釋日月星辰運動變化的原因,對這一現(xiàn)象的最好解釋就是借助于神話,通過大膽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解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現(xiàn)象。神奇的傳說中帶有現(xiàn)實主義的色彩。
12.共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是“爭為帝”,即爭奪部落首領的位置。他的怒觸似乎包含有失敗的憤怒與不甘心,而且,似乎還夾雜著與對方同歸于盡的想法。當然也體現(xiàn)了共工龐大的氣勢。
13.①登 ②破 ③興致,興趣 ④日暮,黃昏
14.當是“裹腿”(也稱“綁腿”),是纏在小腿上的布帶子,有一定長度,四條接起來足可用于崖壁墜人。
15.“怒起”的“怒”字是高突的意思;“怒濤”的“怒”字是形容氣勢很大的樣子。
16.運用了比喻修辭。表達效果好,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攀登的艱險。
17.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朝末期地理學家、探險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260多萬字(遺失達200多萬字,只剩下60多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tǒng)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tǒng)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游巨篇,還是文字優(yōu)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
第六單元
26.貓
1.chèn hào quán yú chénɡ jǐ nínɡ nínɡ
2.虐 冤 惰 籠 辯 慫 詳 丐
3.c 4.d 5.d 6.b
7.示例:語文是色彩繽紛的花園,讓人流連忘返;語文是意境深遠的油畫,讓人驚嘆不已;語文是旋律優(yōu)美的音樂,讓人聽之動容。
8.“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燒掉了好幾塊”“憂郁”“懶惰”。從形態(tài)和性情兩方面介紹的。
9.買鳥→凝望→被疑→蒙冤→受罰→真相
前五個情節(jié)是詳細描寫第三只貓的不幸遭遇,把讀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個情節(jié)才用寥寥數(shù)語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頓開。這樣安排,不僅使情節(jié)顯得跌宕起伏,而且容易激起讀者對第三只貓的同情與憐憫。
10.文章中的“我”是這三只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只貓,厭惡第三只貓;他是前兩只貓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只貓悲劇的制造者。這樣,作者可以極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fā)作者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引起讀者的共鳴,使讀者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11.表達了作者自責、內疚的思想感情。
12.這句話在內容上是對全文的總結。“我”目睹了前兩只貓的不幸后,又親自制造了第三只貓的悲劇,深感內疚,為了不再看到這樣的悲劇重演,“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在結構上,這句話與文章的開頭相呼應,形成了首尾圓合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