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五首(語文版七下)
4.引導輻射 4.拓展豐富一、情境導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李白曾有一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首送別詩。雖是一首送別詩,卻以描寫邊地雪景為主。板書: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朗讀記憶,閱讀注釋①了解作者岑參是唐代著名邊塞詩人。釋題(“歌”是指歌行)二、指導朗讀(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指導學生運用工具書,初讀課文2.聽讀、正音、范讀。3.請大家大聲地把課文朗讀一遍。 (巡視,個別輔導)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生字詞,讀 課文。 2.請2至3名同學朗讀課文,其它同學 幫助正音。聽讀,把握感情基調。3.自由誦讀,熟悉課文內容。
三、誘思導學(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詩的前四句是從什么角度寫疾風 暴雪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 萬樹梨花開”這一比喻句的本體、 喻體分別是什么,你認為這個比 喻句用得好嗎?為什么?2.哪幾句是寫酷寒中的軍營生 活。運用了什么手法。寫作順 序是什么? 3.(投影:“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 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中哪一句 與李白的這一句有異曲同工之 妙。請找出來并默讀。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感情?1.默讀思考(從視覺角度): 作者把雪花漫天、銀裝素裹的世界,比喻 成春回大地、滿樹梨花的天下,十分新 奇、貼切。,作者不畏奇寒、昂揚向上的精 神得以表現。2.分析發言: 次六句寫酷寒的軍營生活。運用反襯的手 法,先著意寫“珠簾”、“羅幕”,以見主人地位之尊貴,取暖設施之優越;但是穿“狐裘”、蓋 “錦衾”仍覺寒冷異常,乃至都護也手腳僵 直,拉不開弓,穿不上甲。“瀚海”二句從帳 內寫到帳外,仍緊扣“寒”來寫。3.默讀雪地送別的四句。勾劃詩句“山回 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4.暢談感受。 邊地雖酷寒,但不覺其苦;主客雖難舍, 但不覺纏綿。本詩氣勢磅礴,精神昂揚。 讀后令人精神振奮。
四、引導輻射(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請學生賞讀《沁園春·雪》,思考:這兩首詩中的景物都是以“雪”為主,但兩者所抒發的感情是否一致? (此題旨在使學生通過對比閱讀,加深對詩中意境的理解。)學生回答,要聯系詞句:兩首詩都對雪景做了描寫,都表達的是不畏嚴寒,積極向上的精神。岑參的詩主要突出邊地的奇寒,毛澤東的詞,描寫北國雪景,色彩豐富,動靜結合,兩首詩各有千秋,都是傳世名篇。
五、導入《西江月》(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放朗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