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二)問答題:
1、 什么是違法行為?
2、 什么是行政違法行為?
3、 什么是民事違法行為?
4、 什么是刑事違法行為?
5、 什么是犯罪?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 什么是刑罰?它可以分為哪幾類?
二、 合作探究
分組討論課本中的活動題
三、 課堂展示
各小展示課本中的活動題
四、 課堂檢測
1、八年級學生林某和趙某因為一件小事發生口角,放學后,二人分別找來了五六個“好哥們”在學校附近打群架。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擾亂公共秩序為由將他們拘留。他們的行為屬于( )
a民事違法行為 b行政違法行為 c刑事違法行為 d違反校規的行為
2.下列屬于法律的是( )
①《中學生守則》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③《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
3.在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刑罰主刑的是( )
a.有期徒刑b.剝奪政治權利c.沒收財產d.罰金
5.中學生王某不愛學習,迷戀網吧,夜不歸宿,屢教不改,后來竟發展到持刀搶劫,致人重傷,結果受到刑罰處罰。這一案例說明( )
a.違法有可能發展為犯罪b.只有犯罪才具有社會危害性
c.犯罪不一定違法d.僅僅靠教育不能減少犯罪
6、犯罪的最本質特征是( )
a是否觸犯刑法 b是否受到刑罰處罰
c是否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d是否被判刑
7、林林今年已經15周歲,他在一天晚上為了籌些錢到網吧玩通宵,于是就手持彈簧刀搶劫了一個女孩的錢包,并把受害人打成重傷。林林的行為應該( )
a不滿18周歲,不應負刑事責任 b應負刑事責任
c應交父母嚴加管教 d應由父母替他負民事責任
8、小閔在超市買了幾袋牛奶,回家喝的時候才發現牛奶變質了,她應該( )
a認倒霉吧,幾袋牛奶也不算太貴,就別找麻煩了
b到超市依法要求賠償,這是消費者的權利
c依法要求賠償,體現了法律的規范作用
d到超市大鬧一場,讓大家都知道他們東西不好,都別買
五、總結歸納
本節課,我的收獲是: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主備:高雪萍 成員:杜麗敏
學習目標
通過教學初中生能明了自己的不良行為可能會發展為違法行為。
學習重點:
讓學生知道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學會自覺抵制不良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