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珍惜新起點》教案
(2)王曉萌今后應當克服嬌生慣養(yǎng)的壞習慣,要逐步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做到事事爭先,不甘落后。要培養(yǎng)自己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的好習慣。要關心他人,要有同情心。要培養(yǎng)自己積極高雅的情趣,熱愛生活。她今后還應注意從點滴做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在與同學相處時,要主動、熱情、真誠;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樂于助人;正確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以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新的班集體;要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維護班集體的利益,認真完成班集體交給的各項任務,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自覺維護班級榮譽、利益,積極為班級提出合理化建議,努力為班級作貢獻……
社會•熱點•聚焦
熱點回放1 XX年10月12日9時0分0秒,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六號飛船成功發(fā)射并順利返回,我國第二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分為火箭、飛船、航天員、空間應用、測控、發(fā)射場、著陸場7個大系統(tǒng),每個系統(tǒng)又有10個左右的分系統(tǒng)和更多的子系統(tǒng),系統(tǒng)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載人航天這一空前偉大的工程,涉及諸多科技領域和全國許多地區(qū)和部門。據(jù)統(tǒng)計,工程直接參加單位110多個,涉及單位多達3 000余家,參與研究的科研人員數(shù)以萬計。可以說,離開了團結(jié)合作、協(xié)調(diào)攻關,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就不可能實現(xiàn)。
看過材料后,身為新集體的普通一員,你有什么感受?
分析點撥:集體的成功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正是在集體中,個人才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集體也因為個體而更加亮麗。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同學們對集體作用的理解能力以及個人應對集體所做的貢獻。個人只有融入集體,才能生活得多姿多彩,有所作為,找準屬于自己的位置,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當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熱情貢獻給集體時,個人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集體才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才會充滿生機,才能不斷前進。
熱點回放2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zhàn),提出教育必須培養(yǎng)學生四種基本能力: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其中“學會共同生活”便是指要培養(yǎng)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能與人友好地合作與共處。合作與共處的理念是在國際化的背景下,新世紀對新人類的期盼與呼喚,讓學生學會合作,是時代對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之一。
作為剛走進初中的學生,要學會合作與共處,你認為應該有哪些要求呢?
分析點撥:能與人友好地合作與共處是生存之必須,作為中學生我們要學會與同學、與老師、與周圍人相處,在交往與相處中,要注意交往的方式方法。首先對人要熱情,要以誠相待。人際關系是互動的,不要總是消極地等待別人來主動關心自己,而要主動地與周圍的人交往溝通。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要互相理解和尊重,要學會寬容和諒解,等等。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我們合作共處的能力也會得以提高。
熱點回放3 當今社會中,有不少家長這樣教育孩子:只管自己學習,班級中別的閑事不要管。在學校中,有不少同學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們只管埋頭苦讀書,學校的事、班級的事、同學的事統(tǒng)統(tǒng)都與他們無關。學校運動會不參加,衛(wèi)生大掃除不參加,救助困難同學不參加,……仔細觀察這樣的同學,表面上他們學習很用功,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卻極少,他們在班級中也往往被其他同學冷漠而孤立,因此,也常常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