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題 人的生命的獨特性 (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二框題)
2. 他在大學時就深信個人計算機將成為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并在這一信念所指引,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 (80分)
3. 他曾讀于哈佛大學,但是大學三年級時退學了。 (70分)
4. 他的事業讓他連續十三年成為世界首富,今年6月27日,他正式退休,成為了一個身家580億美元的全職慈善家 。 (60分)
5. 他的公司名叫微軟,他有著“微軟之父”之稱。(50分)
比爾蓋茨
1. 他是一名科學家。(90分)
2. 1949年11月,他報考農業部所屬的全國重點高等農業大學,成為了長期同農業打交道的科學家。(80分)
3. 他對基因遺傳學說,良種繁育等方向有著自己獨到的研究 。(70分)
4. 他的研究成就解決了上億人的吃飯問題,并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多項國際獎。(60分)
5. 他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50分)
袁隆平
根據自己所在的大組,分組競賽。充分發揮所在大組的集體智慧。通過展示的人物個性品質和人生道路的不同,用最短的提示猜出正確答案
通過活動使學生明白袁隆平、比爾蓋茨、歐陽夏丹、周杰倫的人生選擇各不相同。但都實現了自身的人生價值展現了自己的風采,為社會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讓學生認識到人的個性品質、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和途徑的具有多樣性。
小結
在《真心英雄》的音樂聲中結束本節課,使學生升華體驗。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是獨一無二的。人的一生,就應該是拼命發揮自己特長的一生,而不是拼命克服自己短處的一生。同學們,讓我們悅納自己、欣賞自己,為自己設計一條閃光的人生之路吧!
教學效果預測
這堂課在設計時立足點是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學習,通過輕松的課堂教學范圍,創設出理想的學習情境。對于本課三個知識點的學習,貫穿著“動-靜-動”的課堂節奏,即每個人具有獨特性和人可以發揮自己的獨特性兩個知識點的學習采取了學生參與度很高的課堂活動,而中間的人類的生命具有獨特性則采用的是講授,這樣的處理,對課堂的臨場調控具有較高的要求,也是本課成功與否及效果如何的關鍵所在。
《人的生命的獨特性》教學反思
本課作為一節教學常規課,剛接觸到本框題時,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材內容非常少,擺在面前的是薄薄一張紙的內容。要想上好,上精彩,學生喜歡并且有所收獲,對于剛上路的老師而言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通過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我獲得了很多的感悟,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下面我著重從備課準備、教學實施和課后整改三個方面談談本節課的教學反思。
備課方面,在研讀課程標準和教師用書后,我發現本框題有著明確的知識線索,即圍繞著人的獨特性,從三個方面進行講解,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獨特性,并能夠真正發揮自己的獨特性,為自己設計一條人生之路。為此在備課的過程中我首先將本課劃分成三個的部分,為了讓每一個部分都能在課堂上生動的呈現出來,我打算用課堂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學到知識,獲得感悟。一方面我借鑒了課本中的活動讓學生制作自己的指紋和簽名,另一方面我設計了猜人物的課堂游戲,對于里面人物的選擇,我選取了學生熟悉的人物,如周杰倫、比爾蓋茨、袁隆平,考慮到歐陽夏丹桂林人,以及桂林中學校友的身份,這個活動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名人也是從我們身邊走出來的,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中間部分人類的生命具有獨特性的處理上,為了讓學生更明白,讓這一問題更具有說服力,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對課程資源進行了重新整合,用“神七升天”、“臺風過境”等時事新聞,“俄亥俄號核潛艇”“秦陵地宮之謎”等科學事件,對這一問題加以說明。讓學生明白人的智慧所在的同時,還培養了他們關注時事熱愛科學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