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 題 人的生命的獨特性 (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二框題)
教學實施方面,從幾個班的教學效果來看,活動中學生都很興奮,參與度高,基本達到了教學效果。在第一個活動中,設計之初以為讓學生展示自己所制作的“生命密碼”,學生可能放不開,不愿意上來展示。但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并不象所預料的那樣膽怯。看得出他們都渴望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獨特性。但是在人類的生命最具有智慧的過程中,由于剛進行了活動,很多班出現了易放難收的情況,在這一環節中出現了課堂氣氛沒有帶動起來。學生有發言但總是幾個同學輪流發言。導致這一部分課堂氣氛有些平淡。師生交流互動比較少,也體現出來我調控課堂的不足。最后一個活動,學生參與熱情非常高,在剛開始上的一個班,由于學生更在乎比賽過程和最后的分數,導致了時間的不夠,課堂引導不太理想。因而出現了對于最后一個知識點升華不夠的情況。
課后整改方面:針對幾個班的情況,在第一的知識點的處理上,我重新加以整合,在原有活動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討論活動,說說雙胞胎的不同之處。對于活動的設想,來源于學生自己的資源,我上的七個班中有兩對雙胞胎,分別在不同的四個班。在課上讓雙胞胎自己談談彼此的不同,也請熟悉他們的其他同學分別說說他們的不同,有了這個鋪墊再讓學生找自己的不同,這樣教學過渡就顯得更自然,“找找自己生命密碼”的活動也更能體現出價值和意義。對于第二個知識點的處理,在后面的兩個班的講授中,我試著讓學生自己去歸納人的智慧的表現,然后我再用之前準備好的材料說明。這一處理方式比老師平鋪直敘的講解學生更容易接受,有了學生的互動,課堂氣氛有所好轉。最后一個知識點講授所采取的活動形式不做調整,畢竟游戲形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調整之處在于,更加強調對游戲時間的掌控,留出足夠的時間升華。通過幾個班的教學實踐,調整后的教學收到了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