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生命寶貴》
師:已經有很多的動植物在不斷地從我們的身邊消失了,其中有很多是同學們熟識的可愛的動物。現在讓我們來閱讀一篇短文《人類的好朋友——海豚》,請大家翻開教材第7頁,快速閱讀,回答文后的問題。
師:有很多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人類對他們并不友好,這是值得我們好好反思的。人類如果把自己的好朋友都消滅了,最后也只能走向滅亡,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四)課堂小結
長期以來,人類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視了其他物種和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內在價值。在現代。物種大規模滅絕等生態災難,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個物種——人類的活動造成的。
我們知道,人類依賴大自然而生存,從大自然中索取物質和能量,從而實現自己的需要。因此,人類只有順應大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報,否則必然遭到大自然的報復。
同學們,我們都生存在地球上,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們有責任要尊重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善待大自然中的每一個生命、與大自和諧共處。
本課小結:
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生命需要相互關愛,為人類自身,我們一定時刻牢記:“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善待大自然,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諧相處。”(劃線)
本課知識要點:
一、生命世界美麗神奇
(1)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2)人類與其他生物共同構成生命世界
二、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1)人類來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進化的結果(2)我們所面臨的環境問題(3)人類必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三、珍愛生命,善待生命
(1)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2)珍愛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的身心健康負責(3)善待其他生命
珍愛生命 善待生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珍愛生命,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難點:認識生命在于關愛,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人的生命是獨特的,是寶貴的,它屬于我們只能有一次,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和意義。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珍惜自己的生命呢?怎樣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和意義呢?
三、珍愛生命、善待生命
1、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一)故事:生與死的抉擇
巴尼•羅伯格是美國緬因州的一個伐木工人。一天早晨他照常去森林里伐木,就在他用電鋸將一棵粗大的松樹鋸倒時,樹干反彈回來重重地壓在他的右腿上。劇烈的疼痛使他覺得眼前一片漆黑。他努力地保持著清醒,并試圖把腿抽回來,可樹大重了,腿抽不回來。于是,他拿起身邊的斧子,狠命地朝樹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斷了。他又拿起電鋸開始.鋸樹,但他很快發現一個很糟糕的情況:倒下的松樹呈現45度角,巨大的壓力隨時會把鋸條卡住,如果電鋸出了故障,這里又人跡罕至,時間一長,就沒有生還的希望了。要保全生命,惟一可行的辦法:自行截肢。
思考:(1)當這位伐木工人遇到生死攸關的時候,你知道他后來怎樣做的嗎?
(2)假如當你們在生命攸關的時刻,你們能果斷地選擇求生嗎?
小結:一個真正珍愛生命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是不會放棄生的希望的
活動二:我思我悟。
全班朗讀教科書第8頁的文章:生命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