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讓人三尺又何妨 教案
(一)生活中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板書)
活動內容:以史為鑒
學生1:“將相和”
學生2:“七擒孟獲”
討論:這兩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設計意圖:從正面的事例,證明寬容的重要作用。
教師小結:
1.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襟懷擔白,度量恢宏。人有寬闊的胸襟,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板書)
活動內容:在團結和溫暖的集體里
學生閱讀“寬容的力量——教師篇”(見資料包)
我們班集體是團結的集體,是溫暖的集體。請你談談發生在你身邊的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寬容的小故事。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內容與上面的“以史為鑒”相呼應。“以史為鑒”是從歷史上的名人身上感悟到寬容的力量,這一環節是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和身邊的小事,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寬容,生活中處處需要寬容。
過渡:生活中處處有寬容,生活中處處需要寬容。但生活中我們與陌生人、朋友、同學、教師,甚至父母,在交往過程中也會因為一點小小的誤會而產生矛盾和沖突。
活動內容:公共汽車上的沖突(教材p64)
討論:趙剛和陳偉的處理方法有何不同?趙剛、陳偉的做法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提示:(1)趙剛用寬容大度的心態,用幽默的話語,諒解他人,化解矛盾;陳偉缺乏寬容忍讓之心,以牙還牙,激化矛盾,加劇沖突。
(2)當他人不小心妨礙甚至傷害了我們時,我們應該用寬廣的胸襟,正確面對,及時化解矛盾和沖突,防止矛盾和沖突加劇。
設計意圖:從反面事例來證明,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活動內容:給你忠告
閱讀“學會寬恕別人,可為自己健康加分”(見資料包)
教師小結:
2.心胸狹小者,于人于已都沒有好處。當別人不小心妨礙了你,當朋友誤解了你,使你感到委屈時,如果你為此爭吵、懷恨乃至報復,那么只會加深矛盾和痛苦,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料的后果。(板書)
活動內容:表達心聲
主題:有人說生活因矛盾而充滿激情。但當激情消退后,我們發現:我們總是生活中自責和痛苦之中。在與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相處過程中,曾經因為你自己的不禮貌或誤解,傷害到了你的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但因為面子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你還生活在自責和痛苦之中。今天,讓我們以“,其實我想……”為題寫一封信給因你的不禮貌或誤解而傷害的人,說明事實的真相,求得諒解和寬容。
時間:10分鐘
方式:課后或利用放學后,把你的信當面交給他(她),或通過郵局寄給他(她)。
設計意圖:通過“表達心聲”這一環節,使學生在對寬容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踐行,通過自己的行動釋放消極情緒,掌握求得他人原諒的表達方式,并從中體會到受到別人寬容的喜悅,從而由己及人,學會去寬容別人的過錯、誤解,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第2課時 寬容傷害過你的人
信息點擊:教材p63
北京潭柘寺的對聯: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根據上面的圖和對聯,請你說說彌勒佛的性格特征是怎樣的?
提示:大肚——寬容 開口——樂觀
活動內容:談寬容
結合“信息點擊”和第1課時寬容的作用,請你用下列句式談談你對寬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