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讓人三尺又何妨 教案
(4)你能用所學的知識幫助小趙同學糾正對王老師的看法嗎?
問題提示:我會告訴小趙同學寬容不是縱容。寬容與嚴格兩者之間是一致的。老師的批評和教育是對我們的關愛,是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批評和教育。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4個問題的討論,認識到寬容不等于是縱容。當我們的行為偏離紀律、道德、法律要求時,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批評教育是愛的表現。因此,一要正確理解;二要正確對待。而這一問題,在學生中普遍存在,這也是造成代溝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師小結:寬容不是縱容,做一個寬容友善的人,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板書)
3.寬容與維權
活動內容:閱讀思考教材p67
衛民同學星期天到超市買了幾只面包,家里人吃了后出現了嘔吐等癥狀,醫院診斷是因為吃了變質面包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情發生后,衛民想到超市討個公道,要求超市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而衛民的母親說:“能寬容就寬容他們算了,反正又沒有出大事,再說我們花的錢又不多,人家做生意也不容易。”衛民說:“這不是寬容不寬容的事情,不能讓他們再害人了! 衛民的父親說:“對,干脆去把超市砸了。”
請回答:(1)衛民的母親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問題提示:錯誤,不講原則的寬容,就是縱容違法犯罪。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還會使更多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2)衛民的父親的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問題提示:錯誤,討公道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不得超越憲法和法律,不能以暴制暴。這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還會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權益。
(3)衛民堅持“討個公道”,是否沒有寬容之心?為什么?
問題提示:不是。衛民堅持“討個公道”并非沒有寬容之心,而是對社會的真正的寬容。
超市出售變質的面包,這種惟利是圖、損人利己的行為,它不是一個是否“寬容”的問題,而是一個道德和法律的問題。它不僅背離了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也違反了社會主義法律的軌道,必須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法律的懲戒。食品安全,人命關天,涉及千家萬戶,衛民依法“討個公道”,既是對自身權益的維護,又是對廣大消費者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維護。如果這是對不法商家不寬容的話,那就是對社會、對廣大人民群眾最大的寬容。寬容不能喪失原則,依法“討回公道”,正是對社會、對他人最大的友善。寬容并不意味著不分是非曲直,不講原則;寬容也不意味著麻木不仁,熟視無睹。當然,寬容也不是理虧的表現,更不是軟弱無能。
(4)衛民一家“討個公道”的法律依據是什么?他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討個公道”?
問題提示:法律依據見教材p67“信息點擊”;
維權途徑:與經營者協商;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等。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寬容不是不講原則。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要敢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寬容的原則就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不講原則的寬容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對他人的不負責任;知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權益;學會通過正確的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