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人格不可辱
(2)通過案例分析1和案例分析2的討論,兩則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案例分析,使學生明確消費者與經營者在商品和服務市場上人格是平等的,公民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市場競爭過程中,特別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是上帝”體現的是一種對顧客的禮遇,但從法律上來說,經營者的權益,特別是人格尊嚴同樣應當受到尊重,侵犯經營者人格的行為同樣應當受到制裁。
問題提示:(1)因為在商品和服務市場上,競爭使經營者越來越認識到顧客的重要性,“顧客永遠是對的”、“顧客是上帝”成為許多經營者的理念。“顧客是上帝”體現的是一種對顧客的禮遇,是一種服務的心態。作為“上帝”的消費者理應得到足夠的尊重和禮貌,但尊重和禮貌都是雙方的,顧客也不能違背顧客與商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則。(2)啟示;對于公民來說,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不做有損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遵紀守法,既是公民良好素質的表現,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教師小結:在商品和服務市場上,經營者和消費者是平等的,作為經營者,應尊重消費者,而作為消費者也應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做有損于人格的事,不能因為自己是“上帝”而割裂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因此,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首先要不做有損于人格的事。(板書)
拓展天地一:外企工人張文、消費者王某,如不依法維權,可能會有哪些做法?這些做法會造成什么后果?
設計意圖:進一步使學生明確,運用法律武器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正確方法。
教師小結:可能的做法,一是忍氣吞聲,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會縱容侵權行為,有可能使自己的合法行為受到進一步的侵害;二是以暴制暴,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會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正確方法是運用法律武器。
拓展天地二:教材p38“被同學、朋友、老師、家長誤會或遭到故意羞辱時”
☆有個同學經常在背后說你壞話,不少同學信以為真。
我的辦法是 。
☆教師把你的作文當作范文在班上宣讀,有人卻說你是抄襲的。
我的辦法是 。
☆上體育課,因為你跑步姿勢不對,某同學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說你的樣子像鴨子。
我的辦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