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禮貌待人》教學設計
②眼神
與別人談話時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角度應該平視,表示平等。斜視,表示失禮。俯視,從上往下看,表示輕視別人。眼神停留的部位在額頭上,屬于公務型注視。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時間也不太長的情況下多采用這種方式。眼神停留在眼睛上,屬于關注型注視。眼神停留在眼睛至唇部,屬于社交型注視。眼神停留在眼睛到胸部,屬于親密型注視。注視時間約為談話時間的2/3。與別人談話30分鐘時,如果只有10分鐘以內的時間對方是看著你的,說明他在輕視你。如果10分鐘至20分鐘之間對方是注視你的,說明他對你是友好的。20分鐘至30分鐘說明兩種情況:重視或是敵視。
③面容
有的時候皺眼眉,表示不耐煩。撅著嘴表示生氣!班?”表示驚呀。
、苄θ
要學會微笑。微笑很重要,誰也不喜歡天天面對著一副冷面孔。微笑猶如冬天里的一抹陽光,給人以溫暖。
⑤需要避免的身體語言
當與別人談話時不要雙手交叉,身體晃動,一會傾向左邊,一會傾向右邊,或是摸摸頭發、耳朵、鼻子給人以你不耐煩的感覺。一邊說話一邊在玩筆,如轉筆、拿筆來回的按。即使不是在跟長輩談話,同輩之間也是不禮貌的。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用適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方式進行本部分教學。
2.教學過程
第一站:人際交往要禮貌
參看:《北京青年報》――《文明就差這一點兒》專欄!(北京青年報)
教師可選擇以下方式導入:
(1)直接導入。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別人說“要講禮貌”,你自己也可能評價過別人“真懂禮貌”或者“真沒禮貌”。那么,什么是禮貌?哪些行為是禮貌的行為?哪些是不禮貌的行為?
。2)音像、圖片導入。
課前準備一些有關文明禮貌行為的公益廣告、宣傳片、宣傳圖片等資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3)小品導入。課前設計一個或幾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且能體現文明或者不文明行為的情景,課前組織部分學生排演,也可以課上即興表演。目的是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激發學習興趣。
如:學生甲、乙為前后座位的同學。自習課上,同學們正在做數學作業。同學甲發現要用圓規畫圖,但是自己的圓規沒有帶來,于是,回頭便將同學乙正用著的圓規拿來自己使用。
數學課上,教師在黑板上布置一道演算題,要求同學們快速求出結果,很多同學就在桌面上算了起來。
本站的內容教學主要讓學生明確:交往需要規則。禮貌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禮貌有利于交往,有利于減少誤會。包括兩層含義:
(1)禮貌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
(2)必須了解并遵循基本的交往禮儀。
這兩個問題,有內在的邏輯關系。人們在社會中生活,必然發生與人的關系,即存在人際交往;交往需要規則,禮貌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維護交往秩序,減少誤會,使人際交往合理、有序進行。因此,在教學中,不用刻意分開講解。
調查一下學生在文明禮貌方面存在的問題吧!會有幫助的!
建議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討論法。可以組織學生圍繞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或者他人身上的有關禮貌在交往中的作用的事例,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