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單元 法律護我(通用2篇)
第七單元 法律護我 篇1
第七單元 法律護我
班級: 座號: 姓名:
1.道德是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靠輿論、信念、習慣保證實施,它對于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起著重要作用。
2.紀律是社會團體為維護團體利益,保證工作正常進行而制定的靠行政力量、經濟手段保證實施,它要求其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
3.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特殊行為規范。
4.國家強制力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
5.法律為什么要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的最本質的特征)
①.只有以國家強制力作后盾,才能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有效地解決社會成員之間因各種原因產生的糾紛,從而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和社會的穩定。②.所以依靠國家強制力對觸犯法律的予以制裁,是實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證。
6.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或者: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生命、心理、健康、安全進行保護?)
①.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個人權益容易受到侵害。②.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人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犯的需要。③.是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需要。④.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保護未成年人成長,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需要。
7.兩部保護未成年人成長的法律
(1)《未成年人保護法》1991年9月4日正式公布,1992年1月1日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專門法律 ,促進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2)《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通過并于1999年11月1日施行,其作用是進一步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養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3)兩 部法律相輔相成,互相配套,為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兩法的關系)
8.家庭保護
(1)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搖籃,家庭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
(2)家庭保護的基本內容①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②.尊重、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
(3)家庭保護的作用、目的: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
(4)禁止性要求:①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和殘疾未成年人②不得使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③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或訂婚等
9.學校保護[來源:第一范文網]
(1)作用:學校保護在整個未成年人的保護中舉足輕重,是我國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方面
(2)基本內容:①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未成年人全面發展②尊重未成年人全面發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④保護未成年人在學校活動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10.社會保護
(1)定義:是指在社會生活環境中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
(2)作用:創建一個和諧、美好、健康的社會環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3)基本內容:①保護未成年人身體的安全與健康②保護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靈健康
(4)具體做法:①創設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環境,完善未成年人文化活動的場所,優惠向其開 ②開展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社會活動③保證未成年人食品、玩具,游 戲設施的安全
11.司法保護
(1)定義: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國家執法機關通過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所實施的保護措施
(2)基本內容:①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行特殊制度②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法,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③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繼承權,受撫養權等
12.未成年人為什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①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生存所需要的重要能力,樹立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本領,是健康成長所必需的②未成年人心理、生理還不夠成熟,個人權益容易受到侵害,同時,由于社會閱歷不夠豐富,辨別是非能力較差,容易受到不良誘惑影響,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③當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社會、學校、家庭保護往往不能及時到位。 因此,未成年人必須學會自我保護。
13.在家庭生活中怎樣自我保護
①.防火:發現火情要斷氣、斷電、開窗 、求救、報警②.防水:關總閥、通知家長③.防氣:防中毒、通風、開窗、勿開電、通知家人、報警
14.公共場所的自我保護
①嚴格遵守交通規則②在體育活動中注意安全、做好準備活動③發現險情要量力而行
④預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 ⑤善于識別騙子的騙術,避免受騙上當
15.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有:①訴訟途徑,簡稱打官司,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②非訴訟途徑: 包括投訴(向廠商、工商、公安、消委會投訴)調解(向工商、消委會要求調解),裁決、仲裁、復議、申訴③法律服務(主要機構是律師事務所、法律義務所提供的法律義務、法律緩助)
16.法律要重判違法犯罪的領導干部、輕判違法犯罪的平民。
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②依法治國是我國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在我國,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這種約束力體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年齡大小,只要違法犯罪,就要遵循法律規定量刑定罪,既不輕罰也不重判③所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于任何違法分子,我們都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來執行
17.有人認為,我國只要頒布《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不斷 完善和健全相關法律,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長
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②頒布兩法完善相關法律,在很大程度上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保障,但是由于未成年人身心不成熟,其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容易受到侵害,而且,未成年人社會經驗不夠,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誘惑的影響走上違犯道路③所以,除了要健全相關法律外,還要加強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教育,同時家庭、社會、學校、司法在保護未成年人成長中也應負起責任,起到相應的保護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8.有家長認為孩子犯錯誤,打他、教訓他是為了他好,而且這也是家庭私事,誰也管不了。
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②《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家庭保護一是要家長要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二是尊重教育、引導未成年人,使其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長提供適 宜的家庭環境③所以孩子犯錯誤,我們不能用打罵的方式來解決,更多地要通過說理、教育、溝通等方式來管教,不然既會損害他們的身心健康,也不符合法律規定
19.未成年人怎樣才能健康成長
(1)國家要制定、完善相關法律,各級部門要堅決執行(2)未 成年人要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抵御不良誘惑,謹慎交友,防微杜漸。(3)學校、家庭、社會、司法要負起相應的保護責任(以下內容視具體問題來選取)①家庭:家長要履行監護職責,要尊重、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成長 ②學 校要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教育、糾正未成年人不良行為③社會要創設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環境,完善未成年人文化活動場所④司法部門在審理關于未 成年人的案件時,要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有同學說,未成年人有《未成年人保護法》,不受法律約束力,因此做什么也不怕
①這是錯誤的②由于未成年人處于幼弱時期,生理、心理不熟,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和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容易受到非法侵犯,所以我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但是這不等于未成年人不受法律約束,在我國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職務高低、年齡大小,只要違反法律規定,就必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③所以,無論是成人還是未成年人都要遵守法律規定
21.八年級學生小張因盜竊被公安人員當場抓獲,但帶回派出所后又給他椅子坐,又給他倒水,第二天又放了他,他又回到學校上課,所以法律不會懲罰未成年人。
①這種說法是錯誤的②小張雖然是違法了 ,但他是未成年人,出于司法保護,我國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 ,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所以公安機關對小張進行必要的教育后放了他,讓他繼續上學,是為了不讓他失去受教育的機會,使小張日后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這并不等于法律不會懲罰未成年人,在我國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不論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年齡大小,只要違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所以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同時也要求未成年人遵守法律。
第七單元 法律護我 篇2
第ⅰ部分(閉卷部分50分,時間2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把正確答案的標號填寫在答題卡中。 每小題2分,共16題,32分。)
1、與道德、紀律等規則相比較,法律具有顯著的特征,表現在( )
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②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④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1999年6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從法律的特征來看,這說明(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這一部法律非常重要
b、 我國現在未成年人犯罪相當高,必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c、 我國的法律還不夠健全,必須不斷完善法律
d、 我國的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3、董必武指出:“有了法律,沒有懲治機關保證執行,是不可設想的。”這句話說明( )
a、 法律制定是為了懲罰違法犯罪分子
b、 法律靠人們自覺遵守是完全不可能的
c、 法律必須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d、 法律實施靠社會輿論作保證
4、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這是因為( )
①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 ②未成年人犯罪率日益上升 ③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現象 ④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下列選項中違背學校保護規定的是( )
a、 尊重學生的受教育權 b、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
c、 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
d、 對學業有困難的學生,品行有問題的學生可以不管
6、明明的父親在外打工,母親雖然能滿足他吃飯穿衣,但從不過問明明其他的事情。這樣,明 明結交了幾個壞朋友,做母親的還不知道。由此可見明明的母親對明明沒有做好( )
a、 社會保護 b、 家庭保護 c、 學校保護 d、 司法保護
7、某校學生王某從一教師宿舍盜走財物,公安人員到王某居住地調查時,不開警車,不著警服,不擴大知情面,這體現了( )
a、 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b、 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
c、 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寬容和理解 d、 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8、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展處于快速變化階段,容易受不良刺激的影響,據某市對123名少年犯的調查,其中80%以上的人看過壞書、壞雜志、壞錄像,這說明( )
a、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失敗 b、 對青少年應加強司法保護
c、 青少年健康成長需要社會保護 d、 應加大對少年犯的懲罰力度
9、我們上學過馬路,要學會自我保護,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下面做法正確的是( )
①走人行橫道、天橋 ②幾個同學在馬路上騎自行車比賽 ③ 騎自行車不逆行,不搶道 ④橫過馬路時,雖然紅燈還亮著,但趁無車通過,橫過馬路 ⑤走路、騎車不闖紅燈
a、 ①②⑤ b、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①③⑤
10、在校園中某個角落,如果有高年級的學生在吸煙,甚至讓你吸一口,你應該( )
a、 不理睬他,明哲保身
b、 嘗一口也沒關系的,而且高年級的學生很厲害,也惹不起
c、 堅決回絕,事后將此事告訴老師
d、 盡量躲避他
11、遇到不法分子的侵害,沒有能力將其制服時,可以采取必要的方法,如“呼救法”“周旋法”及時脫身。萬不得已時,應該怎么辦最好?( )
a、 順從不法分子,不予抵抗
b、 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利益,明哲保身
c、 不能喪失尊嚴,應繼續與不法分子作斗爭
d、 先妥協,設法脫身后報警,并記下不法分子的相貌特征
12、下面是使用煤氣爐的常識,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煤氣快用完了,火非常小,這時可以把煤氣瓶倒過來使用
b、 使用煤氣爐之前把門窗打開,讓廚房通風
c、 用完煤氣爐后,關閉煤氣瓶的閥門
d、 煤氣爐和煤氣瓶保持2米的距離或用障礙物隔開
13、“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兩句古語主要揭示的道理是( )
a、 必須依法制裁違法犯罪行為 b、 一般違法和犯罪有著密切的聯系
c、 小錯必鑄成大錯,違法必走向犯罪 d、 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
14、一般違法與犯罪有著密切聯系,因此我們應該( )
①加強思想品 德修養,防微杜漸 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③小錯 不斷,大錯不犯 ④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紀守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初中學生王某,不思學習,迷戀網吧和游戲機室,夜不歸宿,屢教不改,后來竟發展到持刀搶劫,致人重傷,結果受到刑法的處罰。據此回答第15—16題。
15、上述案例說明( )
a、 違紀違法有可能發展為犯罪 b、 只有犯罪才具有社會危害性
c、 犯罪不一定違法 d、 靠教育不能 減少違法
16、上述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法,依法自律 ②青少年要努力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③不去游戲機室和網吧的學生可以不學習法律 ④我國對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堅持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二、不定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把正確的答案的標號填在答題 卡中,錯選,多選不給分,少選且正確的給1分。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7、某校教師陳某因學生小王沒有完成作業而非常惱火,便使勁擰小王的耳朵,結果將小王的左耳朵擰掉了.對此,人民法院依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并賠償小王的醫療費用2萬余元。這說明我國法律( )
a、 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b、 禁止和制裁老師批評教育學生的行為
c、 禁止和制裁老師體罰學生的行為
d、 禁止和制裁老師侵犯學生人身權利的行為
18、某企業為了減少開支,以較低的工資招收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做臨時工,
這種做法( )
a、 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未成年人的成長 b、 能幫助貧困兒童家庭脫貧致富
c、 違法義務教育法 d、 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
19、下列屬于社會保護內容的是( )
a、 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和殘疾未成年人
b、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c、 建立和完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與設施
d、 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
20、青少年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既要勇敢,又要機智,要講究智斗。對歹徒行兇,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
a、 設法穩住歹徒 b、記住歹徒相貌
c、 了解歹徒去向 d、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
21、違法行為包括( )
a、 違紀行為 b、 違法《中學生守則行為》
c、 民事違法行為 d、 刑事違法行為
22、對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下列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 兩者都是違法行為,違反的法律是相同的
b、 兩者都是對社會具有危害性的行為,但危害的程度不同
c、 兩者都要受到處罰,但處罰的方法不同
d、 兩者之間具有明顯的區別,是毫不相干的
第七單元法律護我單元測試題
第ⅱ部分(開卷部分50分,時間60分鐘)
三、簡答題:(2小題,共14分)
23、以下案例分別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6分)
材料一:貪污數百萬的原建設銀行行長王雪冰、偷逃 巨額稅款的電影明星劉曉慶,傷害北京動物園狗熊的大學生劉海洋,制造天安門廣場自焚事件的劉云芳等,依法受到我國司法機關的查處。
材料二:某化工廠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到河中,經沿岸的居民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和危害。環保部門經查實,依法對該廠處以30萬元的罰款。但該廠拒絕交納罰款。環保部門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4、某初級中學學生丁某,讀七年級時經常曠課逃學,在家玩電腦,屢教不改。上了 八年級后,他便沉迷于上網,為了去網吧上網,花完了零用錢就偷家里的錢,后來發展到偷別人的手機和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去賣,結果被處以行政拘留。九年級上學期他在網上結識了一些網上損友,一起在社會上滋事生非。一天,為了網友的“哥兒們義氣”,他參與打群架,在斗毆中用利器把對手刺致重傷,丁某因此受到刑罰處罰。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哪些行為屬于犯罪?(4分)
(2)丁某從違紀到一般違法發展到犯罪的過程,說明了什么問題?(4分)
四、辨析題(10分)
25、在一次關于一般違法和犯罪關系問題的討論會上,甲同學說:“一般違法和犯罪沒有區別,二者對社會都具有危害性。”乙同學說:“違法和犯罪是有區別的,一般違法對社會沒有危害性,而犯罪責則對社會具有危害性,所以對犯罪要給予制裁。”
你同意誰的觀點呢?請說說為什么?
五、分析說明和論述題(2題,共26分)
26、作為中學生,你或你周圍的同學極有可能發生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讓我們共同探討矯治這些行為的有效方法。
(1)假如你的同學曠課打游戲,并且準備整夜不歸,你應該怎么辦?(3分)
(2)假如遇見你的同學正在強行向小同學索要財物,你應該怎么?(3分)
(3)假如你的同學受到欺辱,為報復對方,邀你一道和對方打架斗毆,你應該怎么辦(3分)
(4)假如發現你的同學正在吸食甚至注射毒品,你應該怎么辦?(3分)
27、材料:12歲的景聰是某校七年級(1)班的班長,這天因為數學測驗的成績很不理想,心情糟糕透了。下午放學回家路上,看到學校附近一家網吧門口的“極速上網、萬分刺激”廣告,正在猶豫之際,網吧老板走到他跟前,熱情地邀請他進來上網玩游戲。并說沒錢不要緊,免費,景聰經不住誘惑,在里面呆了幾個小時。
從此,景聰多次利用星期日前去上網,特別是那些暴力、色情網頁和賭博游戲更使他流連忘返。后來還發展到經常遲到、曠課,班長職務也被免掉了。因為要還網吧的欠債,景聰在一次行竊中被派出所民警抓獲。爸爸把景聰領回 去后,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頓,他干脆不回家了,網吧成了景聰的棲身之所。學校眼見對景聰的多次教育無效,怕影響評先進(當地教育部門規定,學校只要出現一個違法犯罪的學生,評先進一票否決),給景聰辦了自動退學。景聰成了一名流浪少年。
(1)請用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材料中所涉及到的家庭、學校、網吧老板、景聰個人的行為進行評析。(8分)
(2)從景聰的行為中我們可以吸取那些教訓?(6分)